姜爱国白梅:
“家里锁咋办?”姜爱国问。
白梅也不晓得,“要不咱去供销社问问?去瞅瞅看看有没有买锁的,咱买回来自己装?”
坐在地上的老锁头,悄悄的抬了抬眼。
嘿,想骗他降低警惕心,你们还嫩着呢!
姜爱国挠头,“那,我们去瞅瞅吧。”
白梅点头。
于是好不容易找到地方的夫妻俩又急吼吼的去供销社。
再晚一些人都要下班儿啦。
这次当然不只是来买锁的,新屋子啥也没有,塘瓷碗盆啊什么的都要买,家里烧火用的煤炉子也要买,这里不兴烧灶,做饭都是用煤炉子,所以家里要买,家里有小娃,热水壶要买,林林总总加起来这趟要买的不少。
当然姜爱国和白梅第一步先买锁,安全意识要拉满,还得买两个,一个是后门,一个是前门。
供销社锁还挺多的,有好几种,不过价格最贵的和最便宜的没啥区别,听人介绍说是牌子不一样,贵的还要外汇劵才能买,很显然,姜爱国和白梅都没有这个玩意。
只能掏出工业票买了两个三块钱的锁。
姜爱国龇牙,“这玩意儿可真贵呀!”
“能不贵吗?用的好还能代代相传,当传家宝呢。”供销社小伙子打趣道。
姜爱国&白梅:……
这一次差不多把姜爱国身上的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都掏空了。
最后满载而归的姜爱国和白梅对视一眼,深深的叹口气。
“咋买鱼还要鱼票啊?咱以前在家吃鱼也不见得要这票啊?”白梅一脸失落。
姜爱国也愁啊,他和媳妇儿在厂里上班也没发过鱼票呀,黑子也不在这儿,连换个票的门路也没有。
“不行,媳妇儿你在这儿等等我,我去邮局打个电话,让爸妈在大队多弄点腌鱼和虾酱,这里啥都要票,没票有钱也买不着。”姜爱国抱怨道。
这还是他第二次觉得无力。
第一次是他刚成年,手里啥也没有,想吃点啥都得看老爷子和老太太眼色,第二次就是现在,手里没票,光有钱顶屁用。
“妈,我闺女呢?”姜爱国拿着电话眼睛瞅着他媳妇儿。
老太太明显是被叫来的,说话有些喘,“前几天跟张福厂长家去市里玩了,这不,刚回来,我让你爸在家看着她呢,你可算是来电话了,这几天愣是没个什么消息,可把我和你爸爸担心坏了,你那边咋样啊?”
许翠花电话里的声音满满的担心。
“我办事儿哪能不靠谱啊,您老只管放心,这边房子定下了,这几天跟萌萌妈妈在屋里收拾呢,这不,想您和爸了就跟您打个电话。”
许翠花跟吃了蜜似得,笑呵呵的,“我们好着呢,就是这房子你们是租的还是买的?还有钱吗?”
姜爱国也没细说,大概道,“买的,回头您看了就知道。”
“这房子事儿定下了,那你和你媳妇儿啥时候回来呀?”许翠花小心翼翼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