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门关着,小李上了两步小台阶去叩门,沈晓君趁机打量着这个胡同。

一排过去,一水儿的青砖墙壁,隔一段距离就开了个院儿门,大多数的门大开着,人进人出的,感觉里面像是住了不少的人。

现在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巷子里随处可见跑跑跳跳的小朋友,还有小商贩推着一辆自行车卖冰棍儿,几个小孩拿着钱围着要买。

胡同里还算宽敞,车进车出都没什么问题,刚才进来的时候好像还看到了个公厕?

沈晓君忙问:“院子里有洗手间吧?”

小李笑道:“放心吧沈姐,有的,什么都有,没洗手间的那是大杂院儿,其实原本也是有的,但住的人多了,有厕所那就叫浪费,早给人改成住的地方了,这院子以前也住了不少人,也给搭建过,但人家收回去后,早改回来了,要不然人家老两口住着也不方便。”

正说着呢,门开了。

门里站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叔,我带人来看房。”小李笑着打招呼,又向他介绍了沈晓君,“这为是沈女士。”

房主笑着点了点头,“进来吧,我们正在收拾东西呢。”

小李和沈晓君走了进去,进门便是一面墙,应该是东厢房的墙,墙下便是一座影壁,看着很有些年月,处处雕刻着数月的痕迹。

掠过影壁进入一个月亮门,便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

院子里正晒着书,屋檐下还放着一些书箱。

小李问:“你们这是打算要走了啊?”

“对,想着房子一时间也不一定卖得掉,打算先回去,等真正的找到买家了再回来签合,这些书晒一晒,能带走的带走,能送人的送人。”

“这不正好吗,沈女士就打算买四合院,要是能谈下来,这两天就能办完手续。”

房主放下手里的书:“要是这样,当然最好了,就让我来给沈女士介绍介绍这个院子吧。”

房主拍了拍手上放灰,“我家这院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具体有多少年的历史已经不可考,中途也修缮过很多次,最早的一次是九零年,在此之前,这些地方、”

他指着院子里的空地给沈晓君看,“乱搭乱建了不少的房子,都被我给拆了。”

地上的地砖,很明显的有些地方的颜色深浅不一,浅的地方应该就是搭建过房屋的地方,有的还是新补的,和以前的老砖不是一个品种。

嗯,那搭建的还挺多的,中间的院子估摸着都搭了房子,就留下四周的过道,可以想象之前院子里应该住得很拥挤。

砖墙门窗也随处可见斑驳痕迹,看着灰扑扑的,就算是修缮过,估计也是这里补一补,哪里拆一拆,并不能做到复原。

四合院,四合院,这套院子完美的诠释了这三个字。

全院由四座房屋组成,正房,东西厢房,还有倒座房。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两边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三间,正房与东西厢房之间有游廊相连,下雨也不怕,厨房在东耳房……”

厕所在西厢房与倒座房之间,进门的右手边还有一处门房,现在也可以说是杂物间,特别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