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林哲躺床上的时候还道:“我是真没想到会这样,该说的还没说呢,爸就生气了,他说的那些话,听得我心里挺不得劲儿的,难道生养我们一场,就为了动不了的那几年有个吃饭的地方?”

对这样的结果沈晓君一点也不觉得意外,老人说不建,不高兴的也只有林哲一人。

“那你想怎么样?”

“这房子我偏要建!就像你说的那样,等爸妈百年后这房子就是我们的,以后谁也别想来插手!”

沈晓君闭眼躺着,懒懒道:“你要是一开始就这样说,说不定就没这些事了。”

睁开眼睛,“对了,估计还是得有事儿,说不定人家得以为你没有宅基地,所以跑回来占爸妈的宅基地,你出钱建房给爸妈住也是应该的,谁占便宜还不一定呢,两两相抵了。”

没错,她就是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摩。

林哲看了她一眼,“……听你这么一说吧,说不定有人还真会这样想。”

沈晓君转了个身。

林哲头枕着手臂想了好一会儿,“你说让爸妈就跟着我们怎么样?让他们别种田了,直接搬去市里。”

等了片刻都没听见回答的声音。

林哲凑近一看,——睡着了。

伸手拉了灯,趟了下去,伸手把媳妇抱怀里。

灯一关,沈晓君就睁开了眼睛,她睡得迷迷糊糊的,林哲的话让她瞬间精神。

要是真把公婆接到市里一起住,沈晓君可以想象以后要有多少事儿。

过年过节,子子孙孙的,都跑她家去,来亲戚来客,肯定也是她家招待。

那可真是太热闹了,想想就头疼。

沈晓君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太平街院儿里安排两间老人房。

接过来孝敬一下,小住她都没有意见,但从此以后就定了是她家来养……

老两口又不是只有林哲一个儿子。

养好了,人家是应当应份儿,养不好?闲话都能听一箩筐!

好心孝心也不一定能得好话,吃力不讨好说的就是这个。

还有一个叫远香近臭,沈晓君可以很明确的说,当年他们和老人门挨门住在一起的时候,她婆婆最喜欢的是老大家的孩子,其次是老二家,最后才是他们家。

说一件这辈子没有发生,但上辈子已经发生过的事,沈晓君记忆深刻。

她记得是老大带林葶回来,一到家,张思敏便给他们煮糖水鸡蛋,小薇小悦人小嘴馋,看见奶奶煮鸡蛋,也想吃,守着灶门口不动,张思敏见状并没有多煮两个给孩子。

沈晓君在自家拿着鸡蛋去,让她下锅里一起煮出来,她这婆婆接过鸡蛋还说孩子嘴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