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是没有打断风流,静静听他咿呀呀的清唱着,虽然他唱的是什么意思,也不甚懂得。
末了,风流唱毕,嘻嘻一笑,道:“见笑了啊,船上无事,大家又不说话,尴尬的很,我就服务做到家,既然做那泛舟摇橹的船家,就给大家唱上一段船家的小调吧。”
雪依拍手鼓了掌,笑得眼睛成了可爱的月牙儿,眼眸清澈得如同这冰凉凉的淮水,道:“风流哥哥,你真了不起,不但会划船,还会唱那民间小调呢,真好听,虽然听的不是太懂。”
风流嘿嘿一笑,一边摇橹,一边道:“没什么呀,行走江湖久了,见识就多了呗,有次我在扬州游保障湖,租了一条船家的船,摇橹的是个十五六岁的漂亮女孩子,当时便唱了这首扬州民歌。她唱得可比我好听多啦,我当时一高兴,就多给了一锭银子,然后向她学了这首民歌。”
江雨欣白了他一眼,道:“你咿咿呀呀唱得根本听不懂,自然比人家差远了,你看到小姑娘的时候,是不是总是要撩上几句的?”
风流微微一笑,道:“哪有的事,我也是多学点东西嘛,再说人家本来唱的就是这样子的声调,吴音娇软,女孩子唱起来才好听啊。这首歌名字叫做‘拔根芦柴花’,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雪依来了兴致,道:“是这样呀,那你讲一讲,是什么故事呗。”
风流清了清嗓子,接着便将其中故事,娓娓道来。
第133章 芦柴花花
却说在古时候,江南的一个叫做邵伯地方,当地很多人喜欢唱歌,但是唱得最好的要数一个叫做莺歌的姑娘了。当时,邵伯地区有个风俗,每年六月十九的观音会,都会有对歌的比赛,唱得好的人,就能得到“歌王”的称号。
只是不巧,在比赛之前,这个唤作莺歌的女孩子却生病了,唱歌的嗓音也没有之前那般婉转动听了,正懊恼的时候,恰巧遇见了一位神医,便叫莺歌到水流湍急的地方,拔一根芦柴花,煎水服饮了,连服三剂,就会药到病除。
后来莺歌一试,果真就好了。所以在比赛的这天,莺歌便干脆唱了这首芦柴花,大家都惊呆了,都觉得好听,于是当年的歌王就是莺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