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道旁,搭着一个不大的茅草屋,茅草屋前向着官道的方向,架起的是一个棚子,棚子下摆着几张桌子,还有木凳子。茅屋的一边立着个木杆,杆上挂着个不大的木牌,牌子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茶”字。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已是斑驳了色彩。

原来是道旁的茶棚,供赶路之人歇脚和解渴。

风流越接近江南苏州,便越发现江南之人,不嗜饮酒,却尤喜喝茶。问雪依时,雪依却道:没有在江南生活过,也不知江南人习性,不过喝茶好嘛,比喝酒好多了。

风流也难得的赞同雪依所言,是以近来风流也跟着江南之人多喝茶水,极少饮酒。

一行人赶路久了,眼见已临近苏州城郊,倒也不急于一时,此刻道旁有个茶棚,便停下了马车,招呼几人进来喝茶。

茶棚的老板娘是个之三十多岁的妇人,虽然已不算年轻,而且操劳着茶棚的生计,但保养得很好,气质也佳,看起来不逊二八佳人,倒颇有一番风韵。老板娘招呼四人坐下,风流点了一壶绿茶,一壶花茶,又叫了两份点心。

已近黄昏,茶棚这会倒没什么客人,茶点很快便送了上来,风流倒了几杯给几位姑娘,自己也是捧起一盏绿茶细品。

茶水入口,只觉清香四溢,茶水入喉,携着一丝甜意,茶水入腹,竟让人心旷神怡。

风流不由得大为赞叹:“妙极!茶香百里,醉人如酒。”一边称赞,又问雪依道:“如何啊?”

雪依也是笑盈盈的,学着风流的语气道:“妙极!这茶很香,这里的点心也很精致可口呢。”

一边的老板娘见状,也是微微一笑,道:“客官也是此道行家哩,这茶确实香得很。”

江雨欣搭了话,道:“你莫要听他胡诌,他这人之前从不喝茶的,只喝酒,根本不懂茶。”

风流却是大摇其首,道:“俗人,俗人……”不理会江雨欣,望着老板娘问道:“这茶叶你这里存货可还充裕?可否卖得我一罐?”

老板娘点了点头,道:“难得客官喜爱,小店存货不多,不过匀给客官一罐还是可以的。”说着时,老板娘转身入内,片刻后拿出来一个巴掌大小的瓷罐,送到风流桌前,风流称谢接了过来,又问道:“这茶可有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