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儒沉吟了一下,道:“西门公子果然心细之人,这中间倒还有一段往事,也算家门的不幸吧。”

当下王文儒便将一段往事——事关雪依父母的身世,细细道来:

王文儒与雪依的娘亲王淑柔,是亲兄妹,二人俱是江南人士,所以雪依也算有半个江南血统。王家本是书香世家,只可惜父亲去世的早,只有母亲一人,带着兄妹二人长大,这中间的艰辛自然不必多提。

好在王文儒敏而好学,科举高中,为人谨慎细致,仕途也是一帆风顺。而那王淑柔,也是温柔贤惠之江南女子,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可人。本来兄长当了官,妹妹也是待字闺中,正是一家人苦尽甘来,享福之时,而王母也正待要物色个好人家,将王淑柔许配过去呢。

那一年,林清远本是中原人士,少年得志,云游江南之时,不巧与外出踏青的王淑柔相识,二人青年男女,情投意合,竟然一见钟情,彼此看中,暗暗定下了终身的誓约。

王母中年丧夫,一个人带大了两个孩子,吃了很多苦,但也养成了她坚韧倔强的性格,认定的事情,轻易难以改变。王母一心认定,自己孤身久了,只有一双儿女为伴,断不可让女儿远嫁中原,所以说什么也不同意王淑柔与林清远在一起的,极力阻挠。

王文儒素来孝顺,对母亲也是极为顺从,虽然对妹妹宠爱,却是一句话也帮不上的,也难以从中调停。偏那王淑柔也是随了母亲,性子也是倔强,后来竟然闹得不可收拾,一个要下跪求情,寻死上吊,一个要断绝母女亲情,一头撞死柱子上的。

总之是不许这门亲事,王母还加紧了要寻找本地的合适姻亲,让媒婆前去说媒。

终于有一次大吵大嚷之后,王母撂下话来,滚出家门,不再认这个女儿。而王淑柔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留下书信,随着如意郎君远走高飞。

王淑柔走了之后,也曾给王家来过书信,但都是背着王母,由王文儒收发的,得知王母一直没有肯原谅女儿,仍是放下话:胆敢回娘家,打断腿。

渐渐的,书信亦不多来往。直到雪依三岁那年的时候,王文儒来信说母亲病重,病榻之上,弥留之际记挂着女儿,但仍是不肯原谅。王淑柔听闻母亲病重,即与林清远带着雪依,赶赴王家。

一家三口到得王家之时,王母早已病逝,安葬数日了,王淑柔跪在母亲坟前,悲痛万分,却不知母亲泉下有知,是否肯原谅这个不孝女儿。

但她今生今世,嫁到林家,虽远在千里,却并不后悔。

也是那一次回王家的时候,王文儒见到了雪依,只是雪依彼时尚且年幼,不认得舅舅。

自王母去世之后,加上林清远政务繁忙,少有长假,王淑柔便更少与王家来往了。本来想林清远告老还乡,再假以时日,拜访苏州的兄长,想不到竟然阴差阳错,此生再难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