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色昏暗了几分,屋子里也燃起了油灯。
阿云和风流坐在桌子的一边,老妪和少妇在另一边,五六岁的那男童,坐在了一侧高一点的椅子上,而那女婴则被少妇抱着,喂一些米粥。
老妪递给风流了一个蒸好的热气腾腾的黏窝窝,问道:“两位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啊?”
风流接了过来,道:“实不相瞒,我们从西南方向很远的地方来,找寻延州边境的一个朋友,已经走了大半个月了,今天到了阿婆家,多谢招待,不然就要睡野地里啦。”
老妪微微诧异,望着风流,道:“好说,家里还有一间空的房子,条件差了些,你们便将就睡一晚上吧,明天再赶路。去边境那边干什么,听说前面常年在打仗,很不太平的。”
风流吃了一口窝窝,黏黏的,有些粘牙,有些粗粮面的牙碜,细细咀嚼之下,但还算香甜。
风流一边吃着,一边道:“我们啊,有个朋友在军营里当大将军呢,我们两个去拜访一下,看看能不能谋个伍长什长的,也可以上阵杀敌,为国效力呢。”
听到这里,那本来在喂小女孩稀粥的少妇,便抬起了头,看了看风流一眼,随即又低下了头。
老妪听到这里,赞许地点了点头,道:“好儿郎为国效力,小伙子很不错。”接着又摸了摸身边的男孩的头,道:“小军的爹爹,还有伯伯叔叔,都在战场上随着将军上阵杀敌,已经好多年了。”
第384章 保家卫国
风流也是道:“老人家,您才是英雄母亲呢,几个孩子都是为国效力的好儿郎,就是有他们保家卫国,咱们老百姓才有安定的生活啊。”
老妪叹气道:“大儿子死了有十年了,小军的爹爹也死了四五年了,这打起仗来,刀枪可是不长眼睛的,想活命得看老天爷肯不肯可怜。”
老妪夹了一块咸菜,也示意风流吃菜,接着又道:“倒还有个小儿子,两年前也被招去了兵营,这小子倒还有些本事,前几天还来过书信,说是跟着大将军身边,立下了很多功劳的。”
看得出来,这老妪还是以儿子能保家卫国为荣的,语气之中,也透露着一丝的自豪之意。
没有国哪有家,虽然凄惨离别,可毕竟是国之大事,总要有人站出来奉献和牺牲,保家卫国,也是无上荣光之事。
风流沉重地点了点头,道:“只希望两国早日停战,百姓才不受战乱之苦。”他也用筷子夹起来一块咸菜,塞在口里咀嚼。
这菜,咸得有几分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