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依忍不住咳嗽起来,瘦弱的身子微微颤抖,看得王夫人十分怜惜,连连催问大夫请来了没。

王家就聘请的有常住的大夫,自然很快便请来了,大夫来了后,向王夫人行了礼,便为雪依把了脉,又仔细看了看雪依脸色,询问了近日情况,便道:“回夫人,这位小姐身子本来就弱,昨日染了风寒,加上内心郁结,这便发起高烧来。”

王夫人道:“是,是这样的,你既然知道,那快给开了药吧。”

王家大夫应了声,便取来纸笔,开了药方,便有小厮快跑去抓了药,然后又煎服起来。

一连几日,雪依都在服用大夫开的药剂,总是服了药,便稍稍退了热,过了几个时辰,又开始发作,如此往复了数日,雪依看起来便更加憔悴了。

这一日上午,王夫人又来探望雪依,而王文儒也休了假,随她一同前来。见了雪依这般病态,王文儒也不免心生怜悯,便要雪依安心养病,别的事不必再想太多。

王夫人则不住地抱怨,说府中聘请的医生手段不行,开的药方也不甚高明,否则怎地过了数日,还不见好转。末了又开始抱怨,说平常府上豢养着这些庸医,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工钱也不曾短缺,这真个遇到了事情,便束手无策了。又言说不过是滥竽充数之辈,并没有真本事,还不如早日辞退。

王文儒听得啰里啰嗦,心中烦闷,便道:“别再多说了,须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有一剂汤药服下,便药到病除的,雪儿身子弱,需得慢慢静养调理才是。”

王夫人被他一顿说落,也不再说此事,便道:“你认识的人物多,去苏州城把最好的大夫都请来,多找几个人看看,兴许是好的。”

王文儒道:“我这便去请,来人,备轿。”

便有仆人准备了轿子,王文儒让雪依安心养病,自己便去了。

雪依见舅舅亲自去请苏州城的名医,心中也好生过意不去,可也不好多说什么。在这王家,虽然吃穿用度,不曾短缺,王家也好生对待,可是雪依总感觉不甚自由,那种当客人,甚至是寄人篱下的感觉,总是不好受。

王文儒出面,自然请来了苏州城最好的大夫,甚至一请还是两个,那是苏州城最好的医馆,寻常人家看病都付不起诊资的那种,自然,王文儒请他们来,也不在话下。

两个大夫一同会诊了雪依的病情,一致的结论是,雪依身子弱,又内心郁结,这病就好的慢,预计还得数日,才风寒渐去,届时再做调养。

两位大夫开了药剂,雪依又服了几天的药,这才稍稍缓解,不再发热,只是还偶尔的咳嗽,走不了几步,便头晕目眩,胃口也不好,吃的便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