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止突然想到了小学时候的事情。
程君止的朋友,是他的发小林泽之,班上的同学跟他仅是普通交流,只有住得近的几个同学会偶尔一起回家,算是朋友,在成为同桌之前,对宋离,几乎没有印象。
但成为同桌之后的记忆,怎么那么模糊呢,程君止不解。
他记得有个叫宋离的朋友,记得他们之间好像发生过什么,但好的坏的他都不太记得。
因为他现在为止能记得起来的童年,满是灰暗。
作者有话说:
宋离不认识的那本是陈渠珍的《艽野尘梦》。
别扭小程,睡觉爱抱玩偶。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要写他俩的童年了,很让人心疼的小孩。
第9章 童年
“用巴尔扎克的原话来说,‘我度过了我人生中最悲惨的童年’。”程君止在日记里写下这句话。
江瑜市属地分区而治,白桦林小学属地天河区,但程君止不是天河区的人而是其他区的人。
小时候他爸为了挣钱全国各地的跑,后来家里的生意就是那几年跑出来的。而他妈呢,短暂的医生生涯,是万没有休闲时间照顾孩子的。寄宿呢,太小了不放心,其他亲戚朋友呢,各有难处和不方便。权衡之后,就把他送到了程岱,也就是他爸程渡的哥哥——程君止的叔叔家,一来方便有人照顾,二来方便读书。
程岱家住的小区叫花园小区。被划到了白桦林中学和树人中学的学区房里,小学在白桦林小学读,中学分够了直接进白桦林,如果想进树人,分够了给择校费就行,后面中考白桦林和树人都可以申请直升。
由于教育改革按学区点对点入学,学区房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一整个程家,只有程岱家里的房子划分在了学区里。
这大概也是程君止后来苦难的开端。
程岱是他叔叔没错,但不是他亲叔叔。
老程家的家庭伦理关系可以用简单的两个字来描述,那就是复杂。
他们老爹程老头,出生在新中国建国前夕,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经历了浩浩荡荡的建国新征程,曾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俗称知青下乡,后面经历动荡,也就不方便多说。
老程头年轻的时候就死了老婆,那时候他爸程渡才两岁,那么小的孩子就没了妈,一个刚当爸什么都不懂的男人拉扯两岁小儿,可谓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村里就给老程头介绍了邻村的——也同样死了老公带着一个孩子的寡妇何翠莲。那时候的爱情更信奉慢慢培养,也就是日久生情。两个重组家庭组合在一起,很快就有了新的爱情结晶,也就是后来程君止的小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