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望阙台 谢一淮 1872 字 2024-01-22

辛明彰说:“高奉吉,把先帝在时所有的宦官名录拿给这位官人看。”

高奉吉和几个内侍转身到内殿去抬名录,厚厚一本,约有一人高。

“官人若不信,大可在名录中查。”辛明彰说。

那官人看到这本册子,登时无言了,也没想着真的去翻。他低头说:“娘子英明。”

“此事关乎朝廷颜面、社稷安危,一定不能马虎大意。近一个月,我查遍书、阅遍册,审遍人、问遍人,这才查清原委。只是误会而已。”

谢祥祯出来问:“敢问娘子,此赠甲之册,如何定真假?”

辛明彰说:“有先帝朱印,请管军来看。”

刘梦恩将册子摆在谢祥祯面前。

谢祥祯去看,果真是先帝印。旁边臣子们看了,也纷纷说:“好像是先帝印。”

杨荀问:“赠甲册不假,为何现在才拿出?如何御史台的查不出来?”

“这就要问问御史台了。”辛明彰转向御史中丞,“我知道御史台一直很辛苦,可是辛苦归辛苦,怎么能出这么大的纰漏?”

御史中丞昏头昏脑的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听明白辛明彰是什么意思了。他扑通跪下:“请娘子恕臣死罪!”

“官家病着,不宜行狱。我知道诸卿都是为大周思量,出了这些事,诸位都不想见。我不主动行罚,但若有自行请罚者,我也从愿。请罚的,我都会报给官家,让官家处置。”

谢祥祯无话可说了,望了杨荀一眼。杨荀也觉得纳闷,怎么好端端又冒出这么多证据呢?到这儿,他才想明白是官家想要放过赵仕谋了。

辛明彰又问:“除御史中丞外,还有谁要自请罚的?若没有,我便再说如何处置太尉了。”

杨荀先出来说:“臣无意诬害太尉,却酿成大祸。臣自请罚。”

“还有么?”

谢祥祯看杨荀也请罚了,自己不好再沉默,便也出来说:“臣也自请罚。”

辛明彰点头:“等我回去同官家商议,再行罚事。”

殿中安静半晌,辛明彰忽捂面低泣:“几月来,朝中乱作一团。每每思之,我都泪流满面。大周之所以强盛,是因君臣和,将相和,官官和。只有如此,才能与天下和。现在朝中吵成这样,如果再这样下去,大周还有什么气运可言呢?眼下官家也病了,留我一妇人监国,只盼着你们安分些,我也就好做了。”

不知道是谁说:“臣誓死与官家娘子齐心,建兴大周。”

底下一群人附和说:“臣与官家娘子齐心,建兴大周!”

辛明彰很是满意:“望诸卿勉励之,散了吧。”

出了崇政殿,赵敛并没有觉得完满了。他对谢承瑢说:“想定一个人的罪那么容易,想赦免一个人也那么容易。原来在朝廷做事不需要讲究证据,附和的人多了,事情也就成了。”

谢承瑢说:“也许这就是党争,幸好太尉已经解脱了。”

赵敛望他:“你以为什么才算是解脱?”

“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