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望阙台 谢一淮 1870 字 2024-01-22

赵敬勾住他的肩:“还有衣服,再穿一件吧。”

但赵敛分明是在想,谢承瑢的伤口最怕冷,他会不会回不了家。想着,又不死心地回头,这下真的是什么都看不见了。

谢承瑢的眼泪冰在脸上。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时辰久了,竟连马蹄印记都消失不见了。

不会有人比他还讨厌下雪天了。雪于他而言,意味着永别。

“走吧,走吧……”谢承瑢笑着,“到你的天地里去,你就自由了。”

他坐不稳马,摔在雪地里。怀中玉佩硌着他,一并都被大雪沾湿。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本词第一次在本文中出现,是在第38章 。

[2]:出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卷完~

霜色的氅衣就是当年小谢送给他的第一个东西,见第10章 。

第三卷 开头,小谢已经26岁了。一别六年~

第三卷

null

第121章 三八 欲借风霜(一)

从秦州到珗州,谢承瑢已经走了四个月了。

建兴元年,谢祥祯因弹劾卫王被罢出京城,不到半年就官复原职,仍任殿前副都指挥使。

谢承瑢的马军司都虞候也在卫王案结案后被罢,到建兴二年,他再次被李祐寅撤去京中职务。

李祐寅对谢承瑢替赵仕谋求情的事情感到非常不满,后来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把谢承瑢调去秦州了。

秦州才收复没多久,又在边疆,常有战事,局势非常乱。没有哪个武将想去秦州,让谢承瑢去,也算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建兴六年,三年轮换期限早已经过了,谢祥祯与谢忘琮请求官家放谢承瑢归京,数不清上疏了多少次,可始终没有得到李祐寅的批复。拖到三月,李祐寅才特准谢承瑢还朝,诏书慢悠悠到八月底才送达。

谢承瑢近九月半才启程,在路上过了除夕,翌年正月才到珗京。

五年了,朝局早不似建兴元年。因颜公逝,李祐寅新拜左相黄忠则、右相曹规全。去年,黄忠则被曹规全弹劾,罢出珗州,出任地方。李祐寅又请原先辞相的齐延永归京复相,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原御史中丞被罢,中换几任,今新任御史中丞为崇源年间进士刘宜成。林珣任刑部侍郎,雷孝德任兵部侍郎。

谢承瑢是在马上听传诏的中官说这些事的,在秦州,他根本没工夫打听朝里的事。

冬日西北的雪大,一路飘白,谢承瑢背后的伤发了一回又一回,疼痛难忍。他不想回京的,但回京也有一样好处,便是能治病。要再不管背后的伤,说不定自己都活不了几年了。

“我得有五六年没回京了。”一旁同还朝的崔兴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