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年轻的读书人,当是这个朝代的刀锋,是狂流,苍天许我存在,父亲许我读书,陛下许我做官,我的意义,是开辟一个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大道之世,权贵拦我,我斩权贵,天道阻我,我逆天道。区区陈家父子,还不足让我畏惧。”
当她真正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时,别人是否相信,已不重要了。
赵鸢读书时,每一刻都在质疑读书做官的意义是什么。若不读书,她也是个让人羡慕的官家小姐,有着金玉满堂的美好人生。
直到此刻,她才终于寻到冰山一角。
读书做官的意义,不过是在浊世里,守全一份清醒罢了。
第82章 初次朝会1
乐阳是先皇最小的女儿, 幼年的乐阳极为受宠,先皇每次和大臣议事,都要把她抱在怀里。等那些大臣一退下, 先皇就会像个普通人一样指点、数落那些大臣们的不是。
他是个乐知天命的皇帝, 乐阳记忆里的父亲总是笑呵呵的,他唯一一次在乐阳面前展露愁容, 是因当时的尚书令大恶人梁荣杀死一个年轻官员, 又给他头上安了一堆虚假的罪名。满朝文武,有那被害官员的老师, 有他的同窗,同僚, 好友, 无人敢站出来反抗梁荣。
他自嘲不是个好皇帝,帝王没有血性,所以年轻的读书人也没有血性。
那时乐阳不知父皇所说的血性是什么, 直到他被母后害的久卧病床,外公和舅舅在他病榻前对他极尽羞辱,他依然没等到一个血性之人。
乐阳在陈家父子的教养中长大, 他们离间她和母亲,乐阳痛苦不堪, 她用酒、用寒食散、用一段段荒唐的□□麻痹自己, 内心深处, 她也在等待父皇口中的那个“血性”。
这一刻,乐阳在赵鸢身上看到了。
在上朝前一刻, 她带着赵鸢入了宫。
当然, 决定性因素并非赵鸢那番蛊惑人心的说辞,而是她的身份。她的父亲赵太傅虽很少问政, 却在文官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当年女皇登基,朝中也是见过血光的。现在能活下来的文官,多少受过赵太傅的庇佑。
见识过当年那场政变,才知道谁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女儿带着朋友去见母亲,皇宫谁也不敢阻拦。有惊无险入了宫,赵鸢却突然怕了起来。
即将要见到的,不只是大邺的皇帝,还是对她恩重如山的人。
乐阳将她带到北斋堂,这里是女皇夏时起居的地方,离上朝不到半个时辰,宫人已在北斋堂院内备好一切,女皇却还在梦中。
赵鸢在偏室越等越紧张,比起女皇,公主都变得亲切了。她小声问公主:“殿下,我身上是不是很难闻?”
乐阳睁开睡眼,“何止难闻,简直让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