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真芜学校的成立,其实也不过是一场赶鸭子上架。
大业这两年来各地天灾不断,且情况加剧,朝廷忙着处理内乱,忙着四处赈灾,只顾着拆了东墙补西墙,根本顾不上极北这边。
加上当初针对谢家的幕后之人也遭到了打击,尚且自顾不暇,在有何超临死上表的情况下,当今与朝廷根本来不及细思,念在谢真领兵抗敌有功,及时守住了极北,破灭高句丽的狼子野心,没给朝廷雪上加霜的大功劳下,下旨升为谢真为正四品安东将军,暂掌极北事宜。
虽说只是正四品,虽说极北这边也不是没有其他正四品的将军,可谁叫这货是被人家何将军临终托付的呢?
加上谢真还得了安东封号,又是陛下下旨认命,倒也叫他在极短的时间成功的接管了极北,下头也并没有闹出什么大的幺蛾子。
何将军的故去犹如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根本不知何时会落下?又会何时落到自己心爱之人身上……这份紧迫与担忧让谢真一改往日随心随性的不争作态,掌控极北的手段也出奇的坚定强硬起来。
秦芜并不知道谢真在背后做的种种,其实都是为了护住自己,她只知道,自己的男朋友在下好大的一盘棋,且手段还颇多。
走通柔然通商,欲开互市,以图获利,意图兵不血刃以此控制柔然,手段为一;
借力打力,以先前驰援边线隘口、屠何,结交的人脉为基础,铁血掌军,收拢下头不服将士手段为二;
而最重要的第三条举措,就是这货居然借着当初战时收拢救助百姓为基础,在掌管极北后,主动放弃了相对来说条件最好的屠何城,反而是冠冕堂皇的以天子守国门,江山死社稷,自己虽不是天子,却是天子认命的安东将军,自然是哪里危险镇守哪里,但凡有他谢真的一日,就绝不让敌人的铁蹄踏破城池的口号,大大招揽了人心,硬是把极北的重心从屠何搬到了黑扶卫。
这还不算,更绝的是,大战过后,多少百姓人口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走一步看三步的谢真,又趁机提出以工代赈的方法,既救助百姓收拢人心,又扩建了黑扶卫,加铸夯实了防线,更是趁机在黑扶卫外城外,扩建了一个占地面积极广的互市口,为的就是等谢安黑子那边商道打开,做出口碑来后,吸引来柔然上下部族来此互市,真可谓是一举数得。
而在谢真一系列的大刀阔斧下来,经过极北上下所有军民共同的努力,如今的黑扶卫早不再是当初那个小小两三万人口的边防卫所,如今极北八方百姓为找活路来投,城中日渐繁华,竟已隐隐有了大城的雏形。
而在此期间,秦芜也没有闲着。
从到了这个世界开始,到后头的流放一路,从付氏,再到手底下的那些徒儿们,所见所闻所经历的,除了极个别命好的姑娘有家人疼宠外,绝大多数无一不活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