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蒋行舟不知道阮阳出身皇室,只当他是江湖侠客,自然没往那方面去靠,可当阮阳身份明了之后,便不由自主联想到了那个困扰他十几年的往事。
毕竟——那正是害他老师含冤而死的开端。如果真的是同一种毒的话,阮阳口中的那个人会不会知道些什么?
正当蒋行舟面色铁青立于屋内,小厮来收拾碗筷了,开门见只有蒋行舟一人,四下看了一圈,吐了吐舌头:“那元少侠又走啦?”
蒋行舟不置一词,拂袖离去,只留小厮一人在原地,有些莫名其妙:元少侠不告而别也不是第一次了,老爷这是……生气了?
蒋行舟阔步如飞,回了卧房。
阮阳此次不告而别无非两种可能,一是他等了一天,以为蒋行舟不愿相助,故而依他自己所说,“绝不纠缠”;二是他一意孤行不听劝,非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江源赵府闯一闯。
不管是哪一种,都让蒋行舟觉得此人当真一根筋,不懂变通,更耐不住性子。
亏他父亲还是那纵横捭阖的稷王,皇室出身也有如此鲁莽之人?
蒋行舟两片薄唇抿成一条线,三息过后才堪堪压住心中的烦躁。
他走到榻边,从榻下拖出一个上了锁的书箱来。
用钥匙打开,里面放着一本极厚重的古书,上了年头,但看得出被保存得很用心,边边角角都没有磕碰,只有反复翻阅的痕迹。其书名:《济生百章》,正是出自蒋行舟老师之笔。
说是百章,其实里面记载了上千种草药,更有无数草药之间的搭配组合。
蒋行舟出身寒门,他老师本是享誉四方的御医,却因冤罪入狱,本是死刑,但新皇登基后大赦天下,老师也便被放了出来,远离京城,在一个镇上当起了学堂先生。
他家境贫寒又聪敏过人,老师格外怜爱他,准许他在学堂里做洒扫活计,换取银钱。老师喝过酒,总会醉醺醺地同他提起一些陈年往事,彼时蒋行舟尚幼,听也只能听个一知半解,但天天听月月听,耳朵都起茧子了,自然也能听得出老师有多冤枉。
老师一生无子,死后将所有遗物都留给了蒋行舟。说是所有遗物,也不过是一本耗尽心血手撰而成的《济世百章》而已。
第8章 身世
是夜,春雷连作,大雨倾盆。
阮阳没有回来。
这雨一下就连下了好几天,阮阳都不知所踪。府里给他备的药却是没断过,之前那药本是大夫上府里来煎的,阮阳走后第二天大夫告病,莲蓬倒自告奋勇地要去大夫那学煎药,学好了回府煎,每天备着,等阮阳哪天回来了再吃,也算是报答他救命恩情。
起先小厮还有些顾虑,莲蓬大字不识一个,哪里看得懂药方?
好在莲蓬和弟弟从小也是吃野菜野菌子长大的,认识不少药草,有些基础本领,学起来也快,小厮这才对她另眼相待。
姐弟二人都在府里谋到了差事,莲蓬帮着厨房,阿南则跟着洒扫。
四月初一,雨终于停了。
月上柳枝,蒋行舟还未就寝。
临近下值时,城南那边又出了点事,他在县衙一直忙到深夜,回来时只有小厮还没睡,一手持着烛台,打着呵欠来迎他。
蒋行舟接过来让他去睡,而后径自往卧房走去。才推开门,他只觉得哪里不大对劲,定睛一看,桌上赫然出现了两本原本不在那里的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