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如迎了上来:“坏消息,蒋大人被擒了。”
阮阳骤然抬头:“你再说一遍?”
毕如递给他一封信,阮阳迫不及待地打开,上书:从北边打兴阜郡。
蒋行舟之前去的是南边,他应该是用一己之力引开了李枫和大半的郡军,此时郡北防守空虚,再兼之他们俘虏了赵志的整个军队,确实是一个进攻的大好时机。
“他怎么会被擒?”阮阳道,“他没说别的了?”
毕如摇头,“我已经知会陛下了,说我暂时不回去,等你们这边安定了再说,陛下则同意再拨两千人来。”
阮阳强定心神,此次的情况和当时他们离京一样,蒋行舟一定有他的道理,况且他已经向阮阳保证过,绝不会让自己陷入身死的险境。
但是蒋行舟真的能保证吗?
阮阳摇摇头,甩去满脑子的杂念。
“你先整军,”他对毕如道,“我去写信问问罗晗那边怎么样了。”
罗晗先他们一步回了京城,只要阮阳这边传信一到,他立马就会带着奏折上朝,弹劾主将赵志投敌之罪。
届时,按照弘帝的性子,一定会对谢秉怀有所动作,而谢秉怀自知大祸临头,也会想方设法尽快逼宫。
只有让他们先内乱,固若金汤的防守才会呈现破绽。
没过几日,阮阳率兵打进了兴阜郡。
这座县叫兴明县,县令久久不降,两边耗了数日,阿南急得不行,问阮阳道:“他们不肯开城门,也不肯降,怎么办?”
“不怎么办,”阮阳默默举剑,“打到他降。”
此前,他将这一切想得太天真了,真要改朝换代的话,哪里有真的会有不流血的可能。
也就只有蒋行舟愿意为了他的这些不切实际的梦拼上一身解数,他不能让自己的犹豫再害了蒋行舟。
他传令下去,只要攻下城门,里面的人一律缴枪不杀。
战鼓起,号角声响彻天际,起义军如潮水一般涌向了城门。
阮阳一马当先,高举起义军旗,一步登云,直直跃上了城墙——
兴明县,兴泱县,醴县,蕴县……一座座城在所向披靡的起义军面前举起白旗,而起义军却愈战愈勇,所战竟无一败。
每日呈进雍国皇宫的战报越来越多,每一封都告示着一座城的陷落,阮阳此人好像天生就是为作战而生的一般,他的血肉和筋骨就是一柄锋利的神剑,不管前方有多少敌人,他都能靠着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虽然说,兴阜郡和西南郡虽然地处辽阔,但都不是什么富饶地方,对于起义军来说,硬仗还在后面。
但朝廷是真的怕了,他们接连派出了很多的大将,可这些将军竟无一生还。
雍国总共也不过十个郡,不出一年工夫就让起义军占领其中之二,还偏偏是占尽地理优势、最易守难攻的两个郡。按照他们的速度,明年,亦或是后年,整个江山都将被他们收入囊中。
下了朝后,谢秉怀匆匆往回走,走到一半,有人快步追了上来,贴着他的耳畔道:“大人,李大人回来了。”
谢秉怀足下滞住了,“什么时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