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许问渠笑问:“这是做什么?”

唐时玥笑道:“买二送二!”

许问渠扶额,唐时玥一脸认真的道:“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收了徒弟,又不是要你承诺一定要教成什么样子,所以多收几个徒弟,真的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哦!”

她的手依次指着他们:“你看,有人负责青出于蓝,有人负责……青出于蓝过程中的心情愉快,有人负责激励,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那种,又有人负责安慰,就是比上不足比瑶有余那种……”

其实祈阳还好说,连小瑶儿也加上,的确是很异想天开了。

唐俊琛听的直笑,完全没意识到自己被比成个乐子了,唐时嵘一直看着许问渠的神情,生怕他不快,但看他一直饶有兴味,便没有阻止。

看眼前的小娘子眨巴着大眼睛,一副“我一定要说服你”的样子,许问渠笑出声来:“照你这么说,我倒是非收不可了。”

他手指在桌上点了点,笑问:“那么你要不要也拜我为师?”

“不要,”唐时玥道:“我学不来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我要跟阿旌学武。”

祈小郎的嘴角弯了起来。

许问渠倒也不意外,笑着点了点头,就整了整衣冠,收了笑,坐正了道:“见礼吧。”

四人便上前恭谨见礼,献上了拜师之仪。

唐时玥避到一旁,等他们见完礼,才笑道:“许先生,从今天开始,你的食酒我全包了!”

许问渠笑道:“那可多谢了!”

其实许问渠不穷。

毕竟他是举人,俗话说,穷秀才,富举人。

秀才若是廪生,就可以有廪米、膳金,但如果不是,还是得自己谋生。除了能够优免一定的赋税和徭役,就没有其它的好处了。

廪生,大概可以理解为秀才中的优等生,也就是成绩名列前茅的,每府、州、县都有一定的定额,一般每年发廪饩银子四两,大概就类似于现代的奖学金了。

举人就不一样了,中了举人,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仕途,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而且全家人不用纳税纳粮,地位跟县太爷是平起平坐的。还会有人投献财产田地,以图免税。

虽然他这几年一直离世独居,连本村人都不知道住在这儿的是他,但日子并不贫寒。

但这是唐时玥的心意,他自然就笑纳了。

这事儿很快传遍了全村。

读过书,知道许四元的人,这两天热衷于跟人说起这事儿“来来,我给你讲个笑话,有人说许四元是穷酸田舍奴!”听的人虽不大懂,却极能体会这意思,就都笑了起来。

但经过这事儿,唐时玥的福娘子之名,就更是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