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唐时玥不会纺线,叫了乔桑榆来,拿羊毛试了试,纺出线来又细又匀,而且明显比搓出来的要蓬松。

唐时玥看着好玩儿,也上去试了试,感觉技术含量不高,她这种新手也可以用。

这样就省劲多了。

而且,叫她格外满意的是,这个工具虽然是个实验品,但处处都打磨的光滑精致,不只是看的到的地方,一眼不会留意的地方,也非常的规整,满足了她的强迫症。

黄老爷子就背着手站在原地,静静的等着,见她下来,才道:“可成?”

唐时玥道:“能不能让这线再粗一点点?”

“可以,”黄老爷子道:“粗细都是可以调整的。”

她又道:“等回头我还要做羊绒,比这个更软,更细,到时这纺车也能用么?”

“更软,更细,”黄老爷子仰起头来想了想:“应当可以。”

唐时玥就拍板道:“那成,你先帮我做一个略粗的出来,我先看看,若是成,你们就留下,按那个标准给我做……”她想了想:“做一百架出来吧。”

她顿了一下:“你们看多少工钱合适?”

黄老爷子小心的道:“当初那文书之中提过,谁若是能造出毛纺车,便有二百两银子的赏钱?”

“哦,当然。”唐时玥道:“那个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们,我问的是之后的工钱。”

黄老爷子没想到她这么利索,神情顿时就轻松了,道:“若有那个,其它的工钱不要也可。”

“那不成,一码归一码。”唐时玥想了想:“那余下的一百架,一个给你们二百文的工钱吧,工料钱我出,你们都帮我好好做,若是做的好,我还有很多东西想叫你们做呢!”

当时姑苏生还在这儿的时候,她就想养一批工匠了。

不只是玥坊的清洗、烘干机的改良,其它的,一些新型农具,什么踏犁、深耕犁、代耕架、塍铲、塍刀、虫梳……一数就有好多!

千百年的智慧是无穷的,想做永远有的做,好歹来一趟,能让国家早强大几百年,那以后还有啥啥什么事啊!

就是对不起后世发明这些的人了。

黄老爷子带来了五个徒弟。做一百架纺车,是个大活儿了,好在她现在有了管事先生,于是路都没认全的夏余晖,就开始任劳任怨的给他们找地方,还要去镇上买材料,换路引,查查身份套套话……可以说过的非常充实了。

唐时玥一身轻的哼着歌儿回去织毛衣。

她好不容易打完了几人的袜子和帽子,结果前几天吃饭时嘴巴一秃噜,又许出去好几件毛衣……她现在织的是小祈阳的。

小祈阳的生辰快到了,反正肯定要送礼物的,她准备就送他这件毛衣了。

她给他们织的,都是一种类似长马甲的毛衣,圆领、套头、无袖、下头过臀,穿在亵衣和外面的棉袍之间,又轻又暖,又不会太臃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