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页

晏时玥随即续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要想成才,并非抱着书本死读书,写两篇八股文,参加两个文会,互相吹捧两句就可得,必得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成长。”

她负了手侃侃而谈:

“首先,整日关在屋子里读书,就非长寿之道,强身健体,君子六艺之射、御种种,不该丢弃才是。”

“其次,‘竞’可激励人成长。像科举,也是是择优汰劣,为何平时里反倒要强求一团合气?多与旁人比较,多听旁人意见,才能取长补短,知耻后勇,不断上进。”

“再次,为什么要观世?因为他们将来肯定要跟各色人等打交道的,基本的识人之道不需要么?又为什么要换位?因为只有亲身去尝试,才能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的‘纸上谈兵’,这比师长说一万次都管用。”

她顿了一下,微笑转身:

“至于你们强烈反对的尝胆试验……我就这么说吧,抛开名节问题不谈,我如果是一个小郎君,叫我与乞丐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我敢去,我也可以做到,难道一伙小郎君还不如我?”

“至于为什么?因为不管是乞丐、混混,农人,工匠、商人种种,每一个阶层,都有每一个阶层的智慧,你可以不去做,但是你不能不懂,你懂的越多,就越不会走弯路!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我在秦州接触过混混,我就学会了,住店三不住,不住新开之店,不住易主之店,不住娼店。农人,有‘谷宜稀,麦宜稠,高梁地里卧下牛。’甚至就这几日,我还听工匠说过‘横挑千斤竖顶万’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第451章 整个朝堂最靓的仔

有人嘴皮子动了动,就想说话。

晏时玥悠然微笑,连个话缝子都不给他:“有人觉得这样有辱斯文,呵,说这话的人大约还不曾品尝过生活的艰辛,用民间的话来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应该叫他去经历一下磨砺才是。我相信诸位大人既然能站在朝堂之上,必是有见识之人,应该不会说出这么天真的话来吧??”

刚才那个官员,硬生生被她噎回去了。

他不敢说,他怕下一刻,皇上就下旨让他去经历一下“生活的艰辛”。

晏时玥续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要知道,国子监的学子,可不像我这么好福气,有父皇撑着,可以坐享荣华富贵。不光国子监的学生,就连学子们的父辈,甚至父辈的父辈,不也需要以见识学问博前程么?”

众人:“……”

扎心了。

她一本正经的开始演双簧:“譬如皇上垂问,掌星楼占地几何,建成几日?”

她换一个位置,摆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模样:“回皇上,我不懂这个,我清高,我学问好,我是才子,士农工商,工在士下,我才会不跟木匠说话!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