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

明延帝也道:“这孩子性子直,向来听不得旁人说朕半句不好,诸位不必与她计较。”

众大臣:“……”

你们够了……真的。

父女俩唱双簧有意思么??像以前那样,大家一起理直气壮的开喷不好么?为什么要给扣一个“骂皇上”的帽子?忠臣谏君那是骂吗?那必须不是啊!

然后徐明修道:“其实臣也觉得,小殿下说的有道理,此举虽看似冒险,却功在当今利在后世,可以细细的商量商量。”

徐明修这个人,看上去很佛,从不结党,不比林党上下皆知,徐明修看上去就是个孤家寡人,但每每出言,份量颇重。

大家也都深思起来。

阁老高士明道:“臣也觉得可以一试。既有小殿下兵不血刃,以区区羊奶羊脂微物,打破百年僵局……如今漠北甘愿俯首称臣,我们为何不能细细筹谋,一步步占稳胜局,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有人道:“若当真如小殿下所说,自然极好,到时管控还要格外精心才是。”

事情至此,激进开喷的那几人沉默下来,好像才进入了正式的讨论环节,到这时候晏时玥才发现,这些人明明一肚子门道,比她想的周到的多,为什么之前不说?啊?

晏时玥就这么静静听着,这些人一边说着“我们是礼义上邦厚德载物”一边一脸严肃的说出一个个阴死人不偿命的主意……

这些读书人,可真叫人一言难尽……

这些人激烈讨论了近两个时辰,总算告一段落。

然后有人礼貌的请问:“小殿下可有什么高见?”

“没有,”晏时玥起身,庄容道:“我本末学后进,之前妄言几句,不过抛砖引玉,如今一席话听下来,诸位大人无不腹有丘壑,大谋不谋,例如徐相所说的建寺庙,例如高大人所说的竞技馆……”

她一口气列举了数个人的发言:“桩桩件件,算无遗策,我心中佩服之极,日后还要向诸位请教,只望诸位大人恕我先前年少轻狂之言。”

明延帝心说这不是也挺会说话的?

几位朝臣脸上顿时也缓和了许多,纷纷谦虚了几句,于是在大好气氛中散了会,明延帝只留下晏时玥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