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京军,还有边军,另外,全国都设有都司、卫所……全部加起来,册上兵额接近三百万人。

哪怕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但也足可傲视前朝了。

所以明霈帝才说每月每两千人才发一粒丹,就是怕做不过来。

但对心宝来说,一个月两三千粒丹,只要药够用,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明霈帝道:“怕的就是药不够用啊!”

团子认真的道:“这种丹,其实是一种取巧的丹,是刺激人自身的潜力,并不是这药有多珍贵多了不起,不费药的。”

明霈帝道:“那你直接告诉朕,譬如一百粒丹或者一千粒丹,要用什么药,各多少份量。”

团子点了点头,就叫人拿笔墨来。

明霈帝道:“你直接说就成。”

“那怎么行!”团子义正辞严的道:“耶耶,你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这样呢?”

明霈帝抽了抽嘴角:“朕怎样了?”

团子道:“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个数据直接关系到一项重要国策的拟定,心宝现在代表医道部跟耶耶汇报,这怎么能随便说说呢?心宝说错了不认帐怎么办?到时候耶耶可找谁背锅?”

明霈帝:“……”

那行吧!既然孙女这么上赶着承担,他当然不会阻止。

于是他默默的地看着孙女拿了笔墨,去桌上写写画画。

也没多大会儿,心宝就写好了,拿过来给他看。

明霈帝接过来一看,就不由得微微挑眉。

心宝写了百粒的量和千粒的量,算的还挺快。

而且这么看的话,用的药材也不算多,譬如三七,一千粒丹,只需要六斤左右,说少当然不少,但是以一国来算,又确实不算多了。

明霈帝道:“就是这个量?这么少?”

“对的,”团子自信昂头,小手指头指了指下头:“心宝署名了的!心宝可以为这个数据负责。”

明霈帝看了看下头,果然署了晏时婳的名字,可以说是很严谨了。

明霈帝点了点头,又道:“文人,有没有合适的丹能用的?”

团子直接摇头:“没有。”

她认真解释:“耶耶,你要明白,医道的基础是‘对症下药’,超体丹只是激发自身激力,气血健旺,更宜于练武,假如说服药的人本来有什么病,是治不了的。而文人,一来他们的身体不够强,盛载不了这样的气血,所以他们服这样的丹,又没有相应的运动量,有害无益。”

“但如果练专病专调的丹,是可以的,比如治眼睛、治失眠、治眩晕症之类的。”

明霈帝问:“你在太医院署,可见过那些成药方子?那个不能用吗?”

团子摇了下头:“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