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三岁开蒙的,他始终觉得,读书是极有用的,书从不负人。
但看小孙女吓的可怜,这话,他实在不忍心说出来。
而李松清,他对小公主爱的深沉,眼神儿写满了热情,这是懒懒散散的“三姑娘”,这辈子头一次对一件事如此上心!!
他声音高亢的宣布:“臣还为殿下专门写了教材!臣认为小公主不必从四书五经学起,反倒损了灵气。且小殿下医术通神,又聪明颖悟,根本不需要学那些规矩!又,殿下本就至纯至善至孝,又何须特意学什么三纲五常……”
第913章 亲老婆也没有用处了
明霈帝等了半天,他都没说完。
明霈帝忍无可忍,直接打断他:“到底什么教材,拿来朕看!”
李松清还不大乐意,他明显想让小公主先看。
但好在他又不是真傻,就从他自己的小箱子里,拿出了一摞纸,道:“皇上,这是第十部 ,前九部在臣家中。”
明霈帝就拿过来细看。
这明显已经写了很久了,写的都是一些小故事,这一部叫做“杂智”,注明了是第十部 。
翻开看时,里头是一些名人的小故事,明霈帝本来是抱着挑剔/救孙女于水火的心来看的,结果看着看着,就看住了,于是就站起来,走去桌边细看,一边吩咐他:“其它的也都拿过来。”
心宝默默的瞅着,葡萄眼无助的张大。
影卫应了一声,就去拿了来,这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等十部,有二十几个小类,是一部从秦到如今的故事集,足有一千多则小故事,既有生活小事,也有国家大事,但故事里的人物,全都在巧妙的运用聪明才智解决问题,克敌制胜。1(取自《智囊全集》明冯梦龙)
一通读下来,真真叫人叹服,不管是在朝在野,治国治军,乃至生活小事……全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得到“锦囊妙计”!!
且有许多话琢磨起来,真真极有道理。
譬如,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又譬如,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还有“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也就是说,判定一个人的品行,需要长久的观察,不能因为旁人一时的称赞,就断定他是君子;但也不能因为旁人一时的指责,就断定他是小人。
明霈帝一直看了两天半,才终于看完,不由叹道:“当真精彩,天下无余智!!”
他发现世人都错看了李松清。
其博学多识,就不必说了,能写出这般奇书的,又怎么可能是一个不通俗务的傻子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