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大清翻译官 四担白米 1712 字 2024-01-23

皇上和文武群臣都对此物很感兴趣。

我跪下请示为皇上及文武群臣解说,只听头顶传来温和朗润的声音:“你就那个生长在西洋的中国人,你的汉话说的不错,可见在番邦没有忘本。朕听你声音朗润,气息沉稳,想来也不怯场,抬起头来让大家瞧瞧吧。朕的肱骨之臣都为你吵了好几天了,让他们看看,本朝第一个登上太和殿的女人长什么样!”

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我竟然是康熙朝第一个登上太和殿的女人!

感谢命运,感谢时光将此殊荣赋予我!

我缓缓抬起头,竭力克制着兴奋和激动,尽可能平静地望过去。只见一个比想象中年轻许多的男人斜斜倚在龙椅的扶手上,窄瘦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好整以暇地瞧着我,却偏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不由自主地臣服。

不知道郎世宁他们有朝一日看到耶稣的时候,是不是和我现在的心情一样。

我也很想做个现场采访,问问皇帝和那些大臣,我的长相是否符合他们的想象。

当然,在这里,我可不敢放肆,只能想想而已。

“你说八国语言?”他的语速不快也不慢,不高也不低的声音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上回荡,震慑人心。

我也不知怎么的,原先不熟悉的礼仪,这会儿不经脑子就流畅地使出来,毕恭毕敬地口了个头,朗声道:“回皇上,是。”

“嗯,年轻人多学点东西,是值得表扬的。”

再叩首,“谢皇上夸奖,不过欧洲的国家都不大,加起来也不如大清的版图大,可想而之,所谓八国语言,和咱们家八个地方的方言差不多,只要掌握一门,其他都不难学的。”

“你还挺谦虚。”皇帝笑了笑,“你不是生在欧洲,长在欧洲吗,怎么把这里当成家?跟谁学的汉话?”

“陛下,我只有一个家,就是大清。从小我爹娘就是这么教育我的,所以我小时候只会说汉化,后来爹娘去世,教会收养了我,我才跟着神父们学会了其他语言。”教廷给我安排了一个详尽的身份背景,问得再仔细也不会出岔子。

“可怜见的,爹娘可有教你读书?”

我喘了口气,道:“读过一些,不过都是我爹爱看的,比如《增广贤文》、《古文观止》这些。在外面找不到《女德》这样的书,所以……”我指了指自己的短发,叹道:“我不擅长当女孩儿。”

皇上又笑了:“你这鬼机灵,是提醒朕别把你当等闲女流看待吧!”

我把握不好分寸,没敢辩驳,只俯身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