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15年 2月12日康熙五十三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 天气阴
我姐姐说, 职场上大部分上司只会施压、甩锅和骂人,极少有真心为下属解决困难的。
所以,当我在腊月二十七的早上五点四十五分到达东堂门口, 看见四个来得比我还早,紧紧缠着披风、不断哈气取暖的翻译官时, 心里默默为雍亲王点了个赞。
原本我以为要三个人能给两个就不错了, 没想到他给予的,远远超过了我的期待。
四位翻译官都是正七品笔帖式,主要精通满汉俄文, 对欧洲这些小语种运用的不算太熟练,尤其英国此时和大清交往较少, 大家就算学过英语, 平时用不上, 也都忘得七七八八,所幸有人揣了一本意大利人出版的英文词典。
其实我也非常需要这本词典,因为我手上的剧本是从印度果阿买的, 出版于1623年《莎翁全集》,里面的语法和用词显然和我所熟悉的现代英语有很大区别。
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我不请传教士帮忙, 这是因为大约两百年前左右, 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八世为了离婚再娶, 和罗马教廷彻底闹掰了, 而只有罗马教廷拥有向大清派驻传教士的权限,所以现在北京根本没有英国传教士。
为了分工方便, 我忍痛将《莎翁全集》拆开, 每人分了数页,并给笔帖式们提了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要求:翻译成大白话。
为此我先翻译了一段做示范。
“罗密欧:啊!你就这样离我而去?你可知道, 从见你的第一眼起,我已把我全部的爱恋都给了你。
朱丽叶:亲爱的,我明白,我也同样爱着你。亲爱的蒙太古,明天我会叫人去给你送信,愿你不要负心,晚安!离别是这样甜蜜的凄清,我真想向你道晚安直到天明!(下。)
罗密欧:但愿睡眠合上你的眼睛! 但愿平静安息我的心灵!”
笔帖式们脸上挂着红晕低声交头接耳。
“这也太露骨了,毫无意境!庸俗!”
“是啊,这种台词,哎!雍亲王是绝对不会同意他们这么演的!”
“可他吩咐了,一切听秋官指挥。”
我在心里给领导比了个赞,有效指令可以杜绝大部分毫无意义的扯皮。
果然,此句一出,大家收起争议,各自腹诽着,按照我的要求开工。
外面鞭炮声不断,东堂内却安静非常。没人打搅我们,因为临近过年,安东尼每天带着大伙儿去城外布施,要到很晚才能回来,只有满月时不时给我们添点热水。
一开始我并没有参与翻译,而是先改写了最后的结局:罗密欧刚要喝下毒药,神父赶到并说明了一切,罗密欧与醒来的朱丽叶深情相拥,追逐而来的两家人看到了这一幕意识到仇恨给彼此带来的伤害应该到此为止,两家人也像他们一样拥抱彼此,并给罗密欧和朱丽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