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极望气蒙蒙,泛地浮天海势东。昏到晓时星有数,水连山外国无穷。’
据说作者是写出戏剧《桃花扇》的孔尚任。
这部作品自康熙四十七年问世,风靡至今。不过女人们更爱看的还是《牡丹亭》、《西厢记》这类的。
今天她们点的就是昆剧《牡丹亭》中的一幕。
男主角柳梦梅上场时,商妇们的手都快拍烂了。
林氏压抑着激动,悄悄问我:“大人,您瞧这角儿怎么样?”
……难道要用美男计?
我刚才还想她们什么时候才点出主题,原来还有招没用完啊。
可我的审美阈值已经被居生顶到天花板了,一般人恐怕……咦,扮相真不错!
粉色的衣服和妆容,在一个男人身上竟然可以这么和谐自然,清新淡雅,毫无媚俗之态。而且这位演员身形偏瘦,背影和居生竟有七八分相似……
正看得入迷,林氏在旁悠悠问道:“大人可能看出,这位秀美阴柔的生角,原本曾是杀人劫货的麻匪?”
我猛地回过神,谨慎地看着她。
她凑得更近了一些,低声道:“他原名沈如之,是沽佬帮帮主的干儿子。帮主死后,他成了干娘宁子珍的得力干将,后来宁子珍被莫知州骗降,原本该立即枭首示众,却一直关在死囚里。据说,沈如之手里握着莫大人的小辫子,一旦宁子珍死,他就让莫大人陪葬。这些年来,莫大人可将他好找呢。”
“那他怎么还敢公然上台演出?”
十七岁的林氏微微一笑,展露出不符合年龄的老练阴狠:“灯下黑嘛,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沈如之从小就当麻匪,常年带着麻匪面具,见过他的人可没几个。何况,谁能想到,一个麻匪生得这样惹人怜爱呢。”
我背后一凉。这些商户能耐太大了,居然能瞒着衙门和津领帮,把沈如之藏到现在。
怪不得莫凡悲观,原来官商之间的角斗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原来为官这么难,被领导认可,被平民百姓认可,都不够。得罪钱权,照样如临深渊。
我深吸一口气,“你们想把他交给我?你就不怕我和莫知州官官相护?”
林氏摇头道:“大人背靠王公贝勒,又看不上金山银山,犯得着袒护一个五品知州吗?您要是为朝廷铲除匪贼,立下大功,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至于沈如之,您真是高看我们了。如果他听我们摆布,早就被送进京城告御状去了。他只听他干娘的。您想说服他跟您走,恐怕得去问问宁子珍。”
我看向台上的沈如之,适逢他也朝我看来。浓妆之下,那眼神阴冷厌恶,让人不寒而栗。
官匪对立,他可能见官就想杀……
不管能不能把他带走,我都决定去会一会宁子珍。
这群精明算计的商人看错了我。加官进爵非我所图,我不希望好官塌房。
出了戏院,径直往衙门去。
马车晃晃悠悠,晓玲接连打了几个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