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其中的靳驰回来给我说,还有好事者向顾文亮求证,把顾文亮问得心焦气燥,还得强装大肚,笑着说:“若真有此事,我替干爹和四妹妹高兴还来不及呢。”
话里话外,还是暗示大家别当真。
另一方面,在这个关键时刻,陈西的好友宋青山,亦即青山书局的掌柜,也以支持者的身份来到四姑娘身边。
青山书局是最早一家被点石收购的书局,宋青山在点石的地位,相当于公司元老。
在顾鹏程不在的情况下,他的支持,对四姑娘来说,分量颇重。
我还记得四姑娘把书拍到宋青山脸上时,这位书生老板脸上的窘怒,也记得他为四姑娘捧上茶盏时的卑微关切。
由此就不得不佩服陈西对情报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张恐怕不只是权谋牌,还是一张感情牌。
廖二爷在大狱里也打得一手好牌。
他贿赂狱卒,托人给我送来一张格子画。
还真和晓玲说得差不多,这狗东西竟然极善作画。
一张宣纸一支笔,水墨线条勾勒出一个看上去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长着一对大眼袋的老狗。
老狗幼时住在船上,母亲头戴花环,倚门揽客,挣得骨头给他吃,换得书本给他看。
他读得很好,船上所有母狗都为他鼓掌,所有公狗都给他赏银。可惜贡院门口贴着告示:狗不得入内。
后来他披了张人皮跑到邻省参加乡试,竟一试中举。然而在放榜当天,人们扒开他的人皮,纷纷嘲笑他只是条狗,一人一脚将他踢出局。
老狗烧掉人皮,心灰意冷地回到幼时长大的河上,决定从此安分做狗。
有一天,船上来了只老沙皮,已经老到动不了,就让老狗骑母狗给他看。
老狗骑术精湛,老沙皮看得十分满意。为了天天看,还把他带回家,让他娶了自家小沙皮。
后来老狗继承了老沙皮的产业,也继承了他的爱好。
他只挑那些年富力强、听话可控的小狼狗,娶自家小小狗。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像老沙皮那样,从墙洞里偷窥。
这种隐秘的刺激,被他画成画册悄悄出版,没想到因此结识了一个同好——一位闪闪发光的大人物。
大人物送了他一张光鲜亮丽的人皮,从此他成了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