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深感欣慰,最后把差事交给了十三爷。
四爷又提出筹款。
这也是极难办的。
河北平叛看起来不难,却至今没搞定,还花了朝廷两百多万两银子。现在户部只有个大窟窿,大子儿没几个。
我跟着站出来,表示‘玄宜慈善’可以从民间筹款协助他。
“好,很好!”皇上给了我们积极肯定,却道:“筹款的事儿,让诚郡王去做,秋童协助。至于雍亲王,朕有别的安排。”
连续两次主动请缨被否,有些人就开始嘀咕,皇上是不是故意冷落雍亲王?
或者说,已经重用了于他关系很铁的十三爷,又给了我表现的机会,要平衡一下?
下午,诏令传来,又一次在这个本就不平静的海面上激起了千层浪。
皇上让四爷代他去盛京祭祖。
第211章
康熙皇帝非常看重祭祖, 自登基以来,他已经东巡祭祖三次。
第一次是在康熙十年,刚刚肃清鳌拜集团、废除辅政大臣制度。
第二次是在康熙二十一年, 此时他平定“三藩”之乱,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次是在康熙三十七年, 他御驾亲征噶尔丹, 成功平叛。
三次祭祖,都是为了向祖宗报喜,只有这一次是为了寻求祖宗庇佑。
虽然他自己说, 派皇子代他去是因为他要留在京城祭天,而雍亲王是诸皇子当中, 佛学造诣最高、侍奉神明最虔诚, 同时也是最注重孝道的(这一年苦没白吃, 逆风翻盘了),但群臣不信,因为这个选拔标准无例可依, 而且连太子都没有行使过这个职能。
反正没人觉得这是一次单纯的祭祀活动。
我司上上下下也都在嘀咕,其中一个直系下属拐弯抹角地探我口风,被我冷脸打发了。
晚上我值班, 从来一到点就下班的安欣, 磨磨蹭蹭留到最后, 扇着蒲扇子跑到我办公桌前, 递给我一把瓜子,笑眯眯道:“四爷此行不简单, 要是平安回来, 就算通过祖宗考验了。”
什么叫‘要是平安回来’?难不成还回不来了?!
我真不想搭理他,奈何他是我的直系上司, 想给我穿小鞋很容易,而且他自认为我俩关系很好。
我只能耐着性子和他打太极,“是吗?什么考验?”
他神秘兮兮地回头看了一眼,外面漆黑安静,半个人影都没有,但他还是很小声,“康熙三十七年,皇上曾带废太子去祭祖,听说,只是听说,他于陵前发愿,‘若太子将来能做个好皇帝,请祖宗保佑他安康g慧,若我看错了人,请祖宗用雷劈死他。’没想到一语成谶,这道雷虽迟但到。十年后,废太子在热河围场行荒诞事,遭雷劈中营帐而败露,从此‘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二立终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