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你在准备腊八粥啊!那个春花啊,你家还有多余的大米吗?我能拿我刚作的窝窝头换点吗?”昨天特别开朗的二婶这个时候难得忸怩着,然后从后面拿出来了几个用塑料袋包起来的杂粮窝窝头。

“那个春花,你家有大米吧?能给我家换点吗?我家有多余的盐呢。”

在沈二婶扭扭捏捏的时候,跟沈春花玩的好的沈腊梅也拿着一袋子粗盐,突然的进来了。

“有,有,我这就给你们拿!”

这就是真实的七十年代,到了此刻,沈春花才真实的有了这个年代真的特别不容易的感觉。

原主家是没有花生,黄豆,绿豆这些的。但她家有半袋子的精细黑米,也有一袋子大概二十斤装的大米。这些东西,应该都是她的两个小叔叔买回来的。

但在现在大部分其他村民这里,大家一年到头几乎很少能吃到大米饭的。甚至连真正的白面,在这个地方也是稀缺紧俏的。

像平时的大家,吃的馒头馍馍基本都是杂粮,极少有真正的白面馒头。

而这个时候大家吃杂粮馒头和窝窝头,可不是为了养生什么的,是真的没有条件吃白面。

那个下午,沈春花家一共来了不下二十个邻居和亲友。

可能是打听到了,也可能是感觉她家应该有米。反正来的人,几乎都是拿着他们感觉珍贵的东西,来跟他们家换一小碗白米。

大家给的东西里有他们珍藏的核桃,有他们自家晒的瓜子、地瓜干、野菜那些,也有几袋子小饼干和豆奶那些。

反正他们现在拿来的东西,几乎都是他们感觉最值钱的。

大家给东西时,沈春花并没有拒绝。

因为作为一个农村人,她清楚的知道,农村人有时候可能确实愚昧一点,目光短浅一点。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其实特别有自尊,特别不愿意欠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