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把事情闹大一点,她还在末尾点了点“君不见”和她认识的韩青溪的大名,好让他和他们的拥趸们来与他应合一下。

这两人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认识的人多的是,她也并不担心会被人猜到身份。

写完了,她过了一遍,修改了几处,又重新抄了几遍,回头让小凤凰去四处贴贴去。

背后搞事情可以,但她从不与人当面论文。

一来是她本身水平也就那样,贴符毕竟是作弊。

二来,最主要的,她这种快穿出身的人,真的很容易搞混典故,不定哪会儿,就把不是这个时代的典故说出来了,背后写文可以字斟句酌,当面说话可没办法。

这些文人又最在意这个,一个个动不动就开启了过目不忘技能,被他们听去,能给你翻遍典籍找出处,找不着说不定还得写个文章记载一下这事儿……所以保险起见,“骄阳先生”这个马甲,她是一定会捂好的。

第212章 百套方案对付你

于是她连霍凌绝都背着,到晚上,先把小凤凰打发出去,然后才跟霍凌绝出门放东西。

霍凌绝白天都联络好了,地址也都搞清楚了,沈昼锦只管放。

她放出了大量棉花和布匹,大棉袄,还放出来了一些人造皮革,在风沙大的时候,这种东西也是很抗风的。

然后她又单独给舅舅和谢思危这些有甲胄的将领们,放了一些长款羽绒服。

水泥钢筋辣椒感冒药,想起什么放什么,放了一批,然后自有霍凌绝去跟关宁他们交接,沈昼锦就回去睡觉了。

这种不用操心琐事的日子,实在是太棒了,所以有小霍在真的挺好。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起程离开。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边城,有人一大早就来拜访余致远,抄了骄阳先生的文章来给他看。

京城中,也有人一大早登了韩青溪的门儿。

韩青溪接了文章一看,就不由连连赞叹:“好文章!!”

骄阳先生留传于世的文章,一开始只有写陈家“父不教”那个,文风大气温厚,这一篇也仍旧如此,但小细节处,颇为动人。

要知道,有很多人是轻视这些做工的匠人的,但这文章,却并不是在写匠人如何辛苦,而是在写商贾、江湖人、武道高手等等,如何亲历其苦,红尘炼心,有了什么感悟。

于是就显得格外有代入感,格外的打动人,而且文中充满了“明君在位才有这样的百姓”“有这样的百姓大盛必定盛世绵延”种种的主旋律,让人心潮澎湃。

韩青溪本来就是个性情中人,当场就拿起笔来,写了一篇。

而这一幕,在京城数处发生,甚至连宫里,都有人抄了一篇,拿去给武宣帝过目。

太子看了两遍,施下礼去:“父皇,儿臣想去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