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也相当于断亲了,唐时锦想了想:“可以。你先去谈,到时候我给你银子。”

“不必,”杨鹏霄道:“这孩子不错,我乐意给他操这个心。”

唐时锦嗯了一声,也没多说,等杨鹏霄走了,她才跟炎柏葳商量,“你说,我们要不要给村里做些什么?”

炎柏葳道:“如今善后之事已经有人做了,你再做,反倒像在抢功,依我之见,你不如花钱建个族学。”

“族学?”唐时锦想起之前那个对唐时珩十分推崇的先生,点点头:“好,等这事儿了了,我就去跟族长说。”

于是这就算商量妥了。

等到下午,几位僧人都走了,炎柏葳第二天又请了几个道士过来,在三处都做了法事,然后开工。

那边贺家族长,也在查究贺大出事那天,还有谁上山打猎了。

但是几个村儿全都问了一遍,本村也问了一遍,都没有上山的。

要知道,春猎是很少的,读书人认为这是繁殖的季节,打猎不仁,而山里人不知道仁不仁的,他们只知道春猎的时候,畜生发情,都非常暴躁,所以轻易不上山。

所以问了一圈,一无所获,而且问哪处小娘子失踪了,也是没有……

但贺家族长是个有主张的人,他怎么想,都觉得这事不能不了了之,寻思了两天,索性又叫了几个人上山,找到了贺大出事的那一处,趁着天亮,又仔细的搜寻了一圈,把衣裳什么的,全都捡了回来。

第160章 要想俏一身孝

杨鹏霄做事利索,很快就找阮家谈了。

自从唐时锦用了阮刺,阮家靠上来不止一回了,但使尽了手段,什么光也没沾上,虽然不甘心,但有点儿总比没有好,所以只花了二十两银子,阮刺就有了一个单独的户头,妹妹也跟着他姓阮,就叫阮曲曲。

刺儿菜和曲曲菜都是野菜的名字,杨鹏霄还问过他要不要改,但阮刺说不用,所以户籍就按这个办的。

那边杨鹏霄与阮刺聊了,唐时锦就过来找贺大媳妇。

村里的规矩,是停灵三天下葬,贺大连个全尸也没留下,葬的是一套衣冠,外头白幡什么的已经撤了,但灵堂仍旧设着,要连设七七四十九天,逢七都得烧纸。

唐时锦过来的时候,就见贺大媳妇和她弟妹,也就是贺二媳妇赵氏在院子里说话,唐时锦耳朵灵,老远就听赵氏道:“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孩子们想想,大丫才十四,二丫才六岁,三张嘴吃饭……”

贺大媳妇哭道:“我就是吃糠咽菜也能养活孩子!我们当家的尸骨未寒,你怎么忍心!”

赵氏道:“眼见大丫就要说亲,你吃糠咽菜有啥用?我也不想当这个坏人,这不是一心为你想,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贺铁拐虽然平时看着冷了些,这不相处相处,人也不错,再说人家有钱啊,到时候给你们大丫找个好婆家,也对的住贺大当年这么疼她……”

当年贺大也是村里有名的好小伙儿,娶的媳妇也是有名的好模样,这些日子生生熬瘦了好几圈儿,仍旧显得娟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