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仁一有心抬杠:“那也不一定是县令啊。”

“不,一定是县令。”唐时锦道:“如果是告老还乡的官员,或者爱才的什么什么人这种的,那这题壁会有一定的修饰,就是他起码会‘假装’是即兴之作,随意一些,而不是这么行行列列端端正正的,这说明这是一种被认可的方式,而认可的人,一定有类似‘考官’的正统地位,大家有敬畏在,我认为是县令。”

炎柏葳一直含笑看着,也不阻止,仁一便又道:“那也跟做生意没有关系吧。”

“怎么会没有关系?”唐时锦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话在什么地方都是用的上的,有个崇文的县令,你做生意就得往这方面做,别的不说,我要是想赚钱,一天就能挑起这伙读书人的争竞之心,赚一大笔银子,这些半通不通的读书人,为了在题壁中显眼,一定会不遗余力的。例如我卖填字灯笼?例如我搞文会?抬抬手就是钱。”

仁一无可辩驳:“那第二点呢?”

唐时锦道:“第二点,我猜他们县一定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庙或者庵,而且一定还有个流传比较广的那种传说,因为不年不节的,他们这边的青草食物真的好多,而且还都有很特别的彩绳包装。”

这一回,仁一不是要杠,是真没明白:“那还不能是他们爱吃了?”

唐时锦道:“我本来也以为是这种东西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这边口味特殊,但我发现小孩子不喜欢吃,大人也会给买,而且口中叨叨祈福长寿什么的,所以我觉得这不单纯是食品,肯定有些意义。”

仁一就不说话了。

唐时锦笑道:“一兄,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他道:“不知对不对,但听起来倒是头头是道。”

唐时锦道:“要验证也简单,咱们过来的时候,不是有一个牌坊吗?牌坊往东走的一条巷子,有答案,一兄若得闲儿,不如去瞧瞧。”

仁一还真去了。

炎柏葳等他走了,才笑道:“你逗他干什么。”

唐时锦道:“谁叫他刚才端菜的时候,我说我爱吃那排骨,他非放到最远的地方,他就是故意的!”

炎柏葳失笑不语。

唐时锦从左手腕上解下了一个长寿结,拿过他手,给他系到手腕上:“差点忘了,把这个给你一个,大鬼小人退散!你也是本命年,我们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

这索子是用红绳嵌着金珠编的,他戴着,实在有点花哨了。

几个人都以为他一定会解下来掷回去,结果炎柏葳拉了拉衣袖遮住了,笑道:“好。”

第252章 最偏爱的人

那边,仁一到了那条巷子,一去就发现了不对劲儿。

在被两个姑娘拉了袖子之后,他黑着脸出来了,敢情这就是个暗娼街……她分明就是在逗他玩儿!

出来之后,他没忍住跟人家打听了一下,结果全都对上了。

县令确实崇文,最喜欢出来溜达,看两旁的题壁。

而他们这儿也确实有个庵堂,庵堂有一种草叫使君子,磨碎了跟米一起吃可以治病长寿,尤其是小孩子,说是有肚子疼磨牙不爱吃饭什么的,吃几天就好。

仁一回来就跟炎柏葳说了。

唐时锦本来人都睡了,隔窗问道:“你刚说那种草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