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偷了,果卖了,撺拳拢打的满院跑。
兜里铜钱洒满床,三日惊惶十日忙。
砸锅卖铁齐上阵,两朵银锞把攥温。
说我儿,有慧根,十岁赚来了媳妇本。
(我)抹泪撕拳许了十年,十年没合过一回眼,
草棚棚换成高门楼,满街街捧着香糕走。
换庚帖想娶美娇娘,一把火燎了我家房。
(我)大半夜光脚蹿出墙,
(我)兜里没钱肚里没粮。
悔不如,回当年,一口把那灵果填。
爹饱了,娘吃了,一碗喝个肚儿圆。”
他缓缓收声,拭了拭泪。
第287章 雪中送炭
唐时锦静静的听着。
他拿的是三弦,唱的是苏州方言,吐辞软熟,整个曲调像评弹又不像后世的评弹,节奏略微快一点,大概是这个年代独有的。
词儿虽然浅微,却完整的讲出了一个故事。
乡下小儿,幼年“灵果”发家,中间遇上意外,家业全无,而中间他的爹娘估计也劳累去世了,只余下孑然一身,所以最后他唱“爹饱了,娘吃了,一碗喝个肚儿圆”,那种家无余粮,当爹的说吃饱了,当娘的说在灶下吃了,全都让给皮小子吃……那种情形,想想真叫人潸然泪下。
而且“三日惊惶十日忙”,真的是活化了那种乍然得知幼子赚钱,起先的不可置信、惊惶以及后来的欢喜,“两朵银锞把攥温”,那种攥着银子不舍得给的感觉,也是活灵活现,他对爹娘显然是极为孝顺思念的。
唐时锦起身拱手:“这位先生贵姓?”
那人哽咽着还礼:“许积玉。”
唐时锦道:“许先生里面说话。”
许积玉垂首跟上。
大家不由得议论纷纷。
这个年代交通不便,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苏州话,根本不知道他唱了什么。
就连花晟林也听不懂。
唐时锦也没上茶楼,直接把许积玉请进了茶坊后头,两边坐下,唐时锦才道:“谁放的火?”
“不知道……”许积玉低头轻声道:“我们那的县令小舅子,与我那未婚妻子,有些来往。”
他哽咽了一下:“我那店堂库房,乡下老宅,相距十余里,却都在同一晚烧了个干干净净,烧不坏的金银也是不翼而飞。这边烧了,后脚……那家就退了亲,她便成了那人的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