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柏葳问:“说起来,那些本村的人,接管铺子的,都是怎么做的?”
唐时锦道:“房换房这块儿不出钱,货物都签契书,三年内还清,不还清的加利息……我算着一年半到两年,都能还清的,这些契书全签完了,回头我给你吧,你看交待给谁管着这些,都是一时用不到的东西。”
炎柏葳笑道:“不是,我是说你是怎么把他们教的这么厉害的?”
唐时锦道:“胡萝卜加大棒啊!优胜劣汰啊!不然呢?”
炎柏葳又问:“山庄和客栈,怎么分的?”
唐时锦笑道:“这块儿,倒是多亏归叔帮我做戏,反正就是隔上十天半个月,开个文会什么的,到时候大家都会做诗写文章,归叔看着好的,就‘邀请’他到山庄小住,然后就顺势安排下了,大家现在也都默认了这个事情,所以都把劲儿用在文上,幸好起初住的少,现在也就住了七成左右。”
第322章 不是东西
在山庄里住的人,笔墨纸砚和吃食住宿全都不用花半文钱,只除非你自己要买东西什么的,才需要花额外的钱,所以完美的体现出了才华的意义。
炎柏葳听的缓缓点头。
外头又有人来找唐时锦,唐时锦就站起来道:“行了,你去管你的读书人吧,我去做事了。”
她就急匆匆出去了,戚曜灵拍拍衣服跟上去,走到他身边的时候,还特意冷笑了一声。
仁一气愤道:“这个人怎么这么恶心,就跟个娘们儿似的!老是背后耍花招!我一定要跟锦爷说!”
炎柏葳简直要被他蠢哭。
你以为你锦爷不知道?她门儿清好么!你还以为你能跟她的宝贝徒弟比?
他都懒的说他了,直接撩衣服走了。
他这些影卫,并不是排名越靠前越厉害,仁字是贴身伺候的,相当于多了配件的太监,因为主子比较仁善,所以仁字都很活泼多话……但其它字的就相对沉稳些,而姓炎的,相当于赐姓,都是影卫中的头头。
其实唐时锦那边,比起起初,已经轻快多了,各处的人都上手了,连花晟林也实打实能当人使了,所以她只需要总掌全局就行了。
转眼进了七月,又是一年收获季,这一年,不光是唐时锦家,连周边的村落,也都得了大丰收。
不止品质大涨,产量也都是两倍三倍那么往上飚。
炎柏葳还特意邀请了一众文人,以及小县令,来观摹了一下丰收的场景,为了避免有五谷不分,不知好坏的,还特意找了那些用原来种子的做对比,一对比之下,这些人无不振奋。
丰收,是这个年代的主旋律,自然又迎来了一次诗文的井喷。
可也是巧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为“竹生”的人,异军突起,出了一本诗集,明面上描述了各地的风景,可是细琢磨时,描述的其实全是市情……辛辣有之,悲凉亦有之,叹息有之,激奋同样有之……简直每一个字都包罗万象,能解读出无数个意思来,一时间被无数人追捧。
于是这一方大儒们异彩纷呈字字珠矶的诗词,居然硬生生叫这一本诗集压了下来,一点水花都没溅起来。
大家都纷纷打听这人是谁……最终只知道是京城人氏,却根本没人知道是哪个。
文人的事情百姓不懂,百姓感兴趣的是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