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曾逢垂了垂眼。

他信了八成,道:“我就是担心你。”

“不用担心,”曾思故心头嘲讽,但是脸上却是一如既往的平淡:“你也不要总来,你不想让人知道我们长的如此相似吧?若真的多生是非,对我们都没好处!”

第646章 投石问路

好说歹说,曾逢才悻悻的走了。

曾思故站在门边,静静的目送他。

他身边带着四个会功夫的下人,卖身契捏在后娘手里,拿着他们的银子,只听他们的话。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这次我帮你考,下次我自己考的选择,而是,假如我帮你考中了,那我……就活不到考下一次了。

曾思故苦笑了一声,转了回去。

门都关了,不远处的吴不争才露出头来,叹了口气,转回头就跟唐时锦说了。

唐时锦道:“不用管他,我又不是他爹,顶多拉他一把,不可能多护着他,本来也就是捎带手的事儿,要是他连这点事情也处理不了,那这人也不值得救。”

她想了想:“园子银子付到初八,你跟他们说一声,到初九什么的再去送帖子,看他如何应对。”

吴不争应了一声。

其实在唐时锦看来,这事儿很好解决,只要让曾逢不能去参加科举就成了。

只要他不去,考场上就不会出现什么变故,重复试卷什么的,然后曾思故自己写自己名字应试,若能一举得中,这事儿就解决了。

因为他已经中举,那家里人再恨也不敢怎么着他,宗族里不会答应,又因为他已经中举,不需要再考,所以曾逢也没办法再借着长相相似作弊。

唯一的弊端就是那家可能还会借着这个来要挟他,但是起码当前这一关是过了。

而让一个人不能参加考试的方法,实在是太多了,就看他想不想了。

没想到,才到初七,吴不争就一脸八卦的过来汇报:“曾思故出手了。”

唐时锦问:“怎么回事?”

吴不争道:“有一个姓赵的,如今在翰林院,他画了一幅西湖,还被桃六郎赞了一句不错,还记得不?”

唐时锦秒懂:“曾思故也画了一副西湖?”

吴不争笑着点头。

唐时锦道:“他是茂州人,他这身世,应该没去过江南没见过西湖的……所以他画的西湖,估计与那人的相似,又比他画的好,是不是?然后叫他无意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