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

徐霄壤一愣。

他本就机敏,迅速察觉到了什么:“王爷的意思是?”

唐时锦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师夷长技以治夷,才是取胜的不二法门。把他们赶走很容易,可是,谁知道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成长成了什么样子?这并不保险。”

徐霄壤看着她,惊疑不定。

半晌他道:“臣愿意去看看,汤莲生在做什么。”

唐时锦正色道:“事涉机密,这不是随便看的,你想看,可以,加入他们就能看了。”

徐霄壤犹豫了一下。

他又看了她一眼,然后他下了决心,郑重施礼道:“下官愿意。”

唐时锦就带他去了总缉事厂,去了汤莲生的“办公室”。

汤莲生做的是正事,国家大事,总不能一直用长目飞耳楼的人,所以简单接触了一段日子,知道这些人的国家确实需要重视之后,就挑了几个人,专门做这些事情。

长目飞耳楼也在做,但是属于两拨人。

但为了怕被他们探知,所以明面上并没有成立部门。

唐时锦叫汤莲生拿了一份保密书过来,跟他道:“进来之后,就不能反悔了。你考虑清楚。”

徐霄壤凝了凝眉,看汤莲生坐在窗边喝茶,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其它人则是满脸的戏谑,还有人道:“徐大人千万别来,来了要叫人骂的!”

徐霄壤心头反而定了,提起笔,签字,按了手印。

汤莲生笑道:“欢迎徐同年上船。”

他把一本册子扔给他:“看看吧。”

徐霄壤翻开来,上头是整理好的资料,各个国家大约在什么位置,国土面积大约有多大,什么人当政,如何执政的,国家中有什么物产……等等,十分碎而详细。

例如一直被认为是弹丸小国的吕宋国,居然有大庆朝的三分之一那么大,盛产黄金,另有各种丰富的物产,只知其名,不知是什么东西。

例如泰西、佛郎机……资料有多有少,国家有大有小,但,唯一相同的,是全都不简单,绝不是国人想像中的未开化之地。

徐霄壤一时脸热极了。

他追着汤莲生参了这么久,对他一直很鄙夷,却没想到,夜郎自大的是他。

唐时锦放着他们自己磨合,就转头回宫了。

汤莲生他们在这几个月中,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国的语言也学的差不多了,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就派使臣过去实地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