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页

唐隋珠也不由得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同喜。”

那边,

唐时锦一行人继续赶路。

炎柏葳看着京城的消息,一边还跟唐时锦道:“我知道你为什么最后叫人参陈允之了。”

一念之间的情境中,那会儿局势早定,唐时锦还叫人参了一个人,炎柏葳不知道后续,一直都很奇怪。

然后就叫人查了查,这个陈允之……还真有不少骂人诗,但毕竟如今盛世明君,所以这些骂人诗都没有流传出来。

唐时锦扫了几眼,就道:“愤青啊!这种人我可不要。”

桃六郎骂人,元阆仙骂人,都各有风格,但是不管什么风格,都是不失风度……

可是这位骂人,完全就是走祖安人路线,简单粗暴的破口大骂,就例如别人说你怎么怎么,他直接来一句,你丫没有妈妈,你生儿子没有啥啥……的那种人,居然还写成诗。

第1134章 这是上天的意思

炎柏葳道:“可假如这个人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我为何会感知到?按理说,我感知到的都是很重要的转折场景?”

唐时锦道:“我觉得,所谓重不重要,应该不是按事情,是按我的情绪的……老昏君驾崩本身,其实并不会牵动我的情绪,但我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带来的改变,例如我儿子登基了,例如我开始洗白了,等等,牵动情绪。陈允之也许不重要,但因为这是我做的最后一件朝事,所以重要了?”

她说的有点儿绕,但炎柏葳也明白了,点了点头,一边快速把信息浏览完,铺开纸写回信,一边笑道:“义父说要致仕,这是生气了。”

唐时锦道:“那你还不赶紧回去?”

“不急,没大事儿,”炎柏葳道:“反正已经生气了,早回两天、晚回两天、都是一样的生气。”

皇帝陛下典型的债多人不愁,他还振振有辞:“又不是我要来的,这是上天的意思。”

唐时锦啧了一声。

其实这会儿也算国泰民安,偶尔离开几天真没大事,最大的事儿,也就是他调皮捣蛋的小儿子了,听说这两天闹腾的厉害。

吴不争一路快马,追上了车队,跃上了她的马车:“师叔。”

唐时锦道:“处理完了?”

“嗯,”吴不争就绘声绘色的跟她说了一遍,一边又道:“我来的路上得了消息,族长将他们一家驱逐出族了,而且因为唐隋珠当初考上举人的时候,他们都送了不少东西,如今逼着他们还,那老两口没办法,正张罗着卖房卖地呢!”

最讽刺的就是,他们的亲生儿子,当初老两口拼了老命的接济,把乡下小子接济到了县城,把穷光蛋接济成了小康之家,别的不说,一间宅子是有了……可是到了这一步,亲生儿子却不肯收留他们,嫌他们丢人。

而且不止如此,因为唐隋珠说一半家产给刘氏,所以如今刘壮带着刘氏,也加入了催债大军,理直气壮的很,数他们最强硬。

就光吴不争过来这一会儿,就闹腾的鸡飞狗跳的,也不知道宋父宋母这会儿是啥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