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着,两人就去了东宫,没去太子平时上课的小厅,而是进了另一个花厅,在屏风后头坐下,而且屏风后头还摆了两张书桌,桌上摆好了笔墨纸砚。
直到这会儿,唐总犹没察觉到什么,还以为这是平时太子他们用的,就直接随着他坐下了。
不一会儿,桃大郎就带着孩子们过来了。
唐时锦这边,与那边隔着一个回廊拐角,窗子一开,声音听的非常清楚。
如果说张居正是走严苛路线的,桃大郎就春风化雨多了,他身上有桃家人独有的那种文人气,但又不会过于斯文,睿智而温雅,显然孩子们还挺喜欢他的。
桃大郎主讲国事,类似各部的职责,今时要务啦,等等一切利弊国蠧,今天是头一天,先从内阁讲起。
唐时锦托着腮听了几句,看炎柏葳在侧前方,坐的端端正正的,于是来了兴致,撕了一张纸,写“好学生,放学别走,姐姐教你做坏事呀。”
然后团成一团,捅了捅他的腰。
他斜了她一眼。
唐时锦故意飞了个媚眼儿,把纸条扔到了他桌上。
然后炎柏葳打开,不动声色的写了几个字给扔了回来,唐时锦还挺有上课偷偷摸摸传纸条的紧张的,赶紧业务熟练的压到了手底下,然后才打开看了看。
上头写着:“好好听课!”
有呐味儿了。
唐时锦要笑死了,正准备再写,就见炎柏葳看也不看的回过手来,屈指敲了敲她桌子。
唐时锦笑犹未消,忽然猛的一怔。
看着这种类似于前后桌的座位,听着前头传来的讲书声,她忽然猛醒了炎柏葳昨天说“每个小朋友都要听话”的意思。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温柔的治愈她的童年。
在这一刻,唐总真的感动到无以复加。
她呆呆的看了他好半天,才垂了垂眼,忍住了掉泪的冲动,然后就真的开始认真听桃大郎讲书。
内阁这个地方,当初建立的时候,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权力机构,而是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最高幕僚,身兼收集信息,提出意见建议等职责,但最终的决策权仍旧是皇上的。
但因为伴君及种种,所以权限渐渐变大,尤其元盛朝时,把持朝政,地位凌驾于六部之上,完全能把皇帝架空。
但现在,与上述两者,都有所不同。
在如今,内阁仍旧属于一个权力机构,与桃相这个“相”,和炎柏葳这个“君”有一种三足鼎立的感觉。
当然皇帝最牛这是必然的,炎柏葳的想法,主要是担心一人考虑不够全面周到,所以有意识的让他们提出有效意见,这是一种权力的平衡,最终保证政令的正确和准确。
如今的局面当然比较好,但这需要足够的君权和手腕,在朝堂这种地方,权力争夺每时每刻都存在,稍一不慎就有可能大权旁落,所以做皇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桃大郎声音温润,讲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可其实,关键问题一点没含糊没避讳,讲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