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惶惶然应对,开始学着慢慢接受这种被人暗暗讨论的生活。
这样年轻,就在行业里有了这样的名声,似乎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一直被这样孤立在自己的组外,已经是这半年的日常。
因为帮忙写过几次稿子,曾源问过我几次要不要转娱乐,都被我拒绝了。
我做记者就是想做文化观察的,这个初衷不会改变的。
从小到大最被人称道的就是性格好、人缘好、活泼好动、讨人喜欢,让人亲近的黄瀛子,却也最平凡不过的黄瀛子,出人意料地在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里受到了莫名的瞩目和敌意。
只是这锋芒不是我的本意,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从何而来。
所以不知如何应对。
当然也有可能,让人觉得刺痛的光并不来自于我,而是他人的目光造就,又反射回了他人的眼睛。
“开会了开会了。”曾源从办公室外面召唤,我打断思绪把手账转手塞进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又上了锁。
“藏什么好东西?”于小鸽起身问,“不是什么好吃的吧?”
“我减肥呢,哪来好吃的。”
我跟着她一起往外走,正看见司棋从外面匆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卷卫生纸,跌跌撞撞的。
“开选题会了,别迟到。”杨峰不放心冲着他嘱咐。
“知道了知道了。”司棋好不耐烦,“你先走。”
出了办公室,于小鸽在我耳边偷笑:“他拉肚子好几天了,脸都青了,也不知道省钱吃了哪个脏摊。”
“倒是瘦了好多。”我实事求是。
赵缂在会议室里已经等着了,敲桌子:“都快点。”
一群人坐下,杨峰小声说了一声:“司棋肚子疼,一会儿就……”
“那不等他了。”赵缂径自翻开下月刊的蓝样,“这一期封面是谁。”
曾源说:“我们三期封面了,这次最大的稿子就是邹航的专访,4p,黄瀛子在写,但不是封面。这一期给文化。”
杨峰忙接话:“对、对,是京城的老手艺人,刚申遗成功……”
“年初不就是就非遗传承人么?重复选题一年报两次封面是我记差了还是你不懂常识?”赵缂骂人的时候连个表情都没有。
杨峰忙忙说:“今年这个话题特别热……”
“没有别的热门话题了是吧?”
杨峰张口结舌,正不知道怎么答话,门一开,动若扶柳的司棋正推门进来,“有,我这还有一个选题。”
赵缂抬头等他说。
司棋捂着肚子坐下,立刻就翻出一摞资料:“我采访了苏州的一位建筑师,是来自园艺世家,他们有四百年的历史,历经三个朝代,历史积淀特别深厚,文化底蕴也很足……”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只是我心里有点奇怪,园艺世家这个提法有点少见,古时候的匠人流传到现在的家族怕是太少了,而且司棋之前从来不擅长历史类的选题……
赵缂一直敲打桌子的手指动了动,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