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是?”
“不是,而是而为佛道代替神道,届时佛高于道而已。”
若不是魏央熟知整个西游记的过程,还真是不明白如来的算计。而今因为无当圣母之事,突然令他看破观音的算计,不,准确的来言,应该是接引道人的谋算。
见到魏央似乎不愿多说,众人也不知如何开口,倒是朱雀再次开口问道:“主人,那我们何去何从?”
“呵呵,倒是要看看那镇元子,也许有机会,我们也能品尝一下,那人参果的滋味,走吧。”
众人驾驭白云,直奔西方而去,长路漫漫之中,唐僧与众徒也快速而行,两方同路却不同向,一方是奔着西北方向而行,一方则是直奔西行。
此时,万寿山五庄观之中,镇元子没有了元始天尊之邀,倒也不用去天神世一行。
看着园子之中,人参果也快成熟。想到昔日故人金蝉子,也快要到达此地,心中倒是无比的欢悦,只等对方到了,打下两枚人参果,送于对方之手,助增对方的修为,也算了却当日兰盆会上相识,亲手传茶敬他之礼。
这镇元子的来历,倒是颇为不简单,不过这家伙的修为不高,的确令漫天神仙不得重视。而当日金蝉子所为,令他心中甚是喜悦,更多的则是感激之情,故此这才有了观音相邀,他愿意帮助对方之果。
当然两枚人参果,已经是他能抽调出的最大限额,这人参果虽然划在他的名下,可惜这般宝贝,却并非是他自有之物,他也只是看护此物而已。
镇元子,原本便是‘镇园’演化而来,时间久了,只怕镇元子自己,都忘记的名字,只记得旁人呼唤的镇元大仙之名。
不过从以前的极为不愿,到封神之后,三界而定,天地人三劫开启之后,镇元子居于此地,倒不用步入三劫,倒是颇感逍遥自在,好过那些漫天的神佛相斗,神魔不死不休的之争。
当镇元子查看一圈人参果树,见到这果园并无异样,嘴角倒是一笑,吩咐各位弟子紧守四周,转身走进了道馆之中,暗自去修炼了。
而就在镇元子转身的那一刻,万寿山之下,一道黑影悄悄隐藏身形,小心翼翼的躲避五庄观的弟子,深恐被对方发觉。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那地魔神,他也是费劲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了这一方领域。这万寿山自成一界,虽不入天地之间,但福地洞天也远远无法相比。
若不是因为镇元子准备迎接那金蝉子,故此开放了此方领域,与之这方下界领域相连,只怕地魔神穷其一辈子,也无法寻到此地。
‘轰’
魏央这一句话看似毫无用处,不过落入此时唐僧耳畔,竟然如同炸雷一般,响彻在他的心中,那一句:‘金蝉子与玄奘本是一人。’不断的环绕在他的心底,令他眼中双色逐渐消失,竟然重新化为本初之色。
“谢道友成全。”
眼下的唐僧深深鞠了一躬,若不是魏央这般话语,只怕他心中也是迷茫,不知道该遵循第一世的记忆,还是玄奘心中的执着。
“是你而悟,非我之功。”
说完这句话,不等唐僧再次开口,魏央直接转身走到狻猊身边,一拍它的头顶,直接端坐在它的身上,狻猊扫了一眼,也是一脸傻像的唐僧,直接驾驭白云直而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隐隐约约之中,这段小诗落入唐僧耳畔,那有、染、惹三个字,不仅让他心中有所顿悟,眼中流出一滴泪花,金蝉子第一世的记忆,不仅慢慢与这一世的记忆重合,两者再也不分彼此,念不同,但道是同路。
如此顿悟之中,彻底成就了玄奘之心,这一刻他追寻的不是佛法,而是为了众生而已。虽不与金蝉子第一世想法尽同,却是第一世念头的延伸而已,念不通,道却同。
“道友,玄奘记下了,走吧,诸位徒儿。”
冲着逐渐远去的魏央,金蝉子恭敬的道了一句,转身先行上了白龙马,伸手轻轻一拉缰绳,缓缓道了一句:“小白龙,咱们走吧,这一路便是你我师父众人,为天下苍生谋一条成道之路。”
孙悟空看了一眼,不知所措孤独站在原地的无当圣母,终究还是心有不忍,上前一步拉了拉她的衣袖,冲着对方呲牙一笑。
“还不去寻你的道?万般红尘皆在历练中,何不当做此段过往,乃是你心中的历练而已?”
说完这句话,孙悟空纵身一跃,脚踏筋斗云护在金蝉子身边,与猪八戒等人映着朝霞而去。
四人一马的身影,在日出光芒的照射下,渐渐的被拉长,如此落入无当圣母的眼中,令她心中也是一动,嘴角一丝微微翘起,轻轻的道了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哎,何要惹尘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