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抓了个汉人大官

东厂督公 碑塔城主 2373 字 2024-04-20

“赖三儿,等一下。”秦书淮说道,“范文程,你说你帮鞑子是想为辽东汉人争活路?那么关内的汉人死活你不管了是么?当年皇太极第二次南征,缺粮之时是你建议在蓟镇以北地区就地征粮的吧?你可知道那时有多少汉人因你而死?”

范文程怔了怔,一时无话。

“本公再问你,当年本公差点在横岭困死皇太极,你既然想为汉人争活路,为何献策帮他脱困?你可知只要那仗全歼皇太极所部,鞑子至少十年不敢南下,至少十余万军民可以免遭屠戮?”

秦书淮声色越来越厉,又提高声调说道,“如今大明如日中天,此次北伐势不可当,若是你真有心为汉人争活路,何不早早弃暗投明,帮朝廷早日剿灭鞑子,还辽东汉民更大的活路?然而你呢?却继续为虎作伥,想出这毒计欲陷官军于死地!你这汉贼为高官厚禄何其之毒,竟然还敢以拯救汉人者自居?”

声声质问让范文程抖得更甚,冷汗扑簌簌地下来了!

“我,我……”他无力地喃喃着,却再也无法想出狡辩之词。

他本想自己也算有才,听说秦书淮对有才之人极为看重,就连三边的流寇李定国现在都被他招入麾下,还升任了一军主帅,要是自己展现一些风骨,再巧舌如簧地辩解下,没准还能为秦书淮效力。

但是他想错了。

秦书淮可以不计前嫌任用流寇,但是绝不任用既成的汉奸。

这时,赖三儿又说道,“帮主,与他啰嗦什么,我就拉他去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在剖开他的胸膛看看他的心是什么颜色的!”

范文程已经完全崩溃了,本来强撑出来的“风骨”,早已荡然无存。

“国、国公爷饶命啊!我、我对鞑子的布防很熟,我可以将功赎罪帮国公爷剿了鞑子!请国公爷开恩,国公爷开恩哪!”

秦书淮冷笑,“鞑子布防本公便是全然不知又如何?本公南征北战多年,你可曾听闻本公有曾一败?如今大明精兵千千万,你可知何为摧枯拉朽,势不可当?剿灭鞑子是天命,本公用不着你这等汉贼来出谋划策!”

“国公爷,我错了!我错了!饶我一条狗命吧!”范文程磕头如捣葱,一边说一边竟哭了起来。

一心想要荣华富贵的人,果然比一般人惜命。

“好啊!”秦书淮淡淡一笑,“本公就饶你一命。来人,先把他拉出去。”

范文程怎么也没想到反转来得这么快,愣了下之后,顿时对秦书淮千恩万谢。

到了外边还在喊,“多谢国公爷不杀之恩。”

赖三儿急了,“帮主,这怎么行?”

秦书淮道,“怎么不行?回头给他额头上刺一个‘奸’字,脸上再刻‘黄台吉王八蛋’六个字,再割了他的鼻子,然后还给鞑子,不是挺有趣么?”

众将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有趣,确实有趣!

接连两场大战,让将士们疲累异常,于是秦书淮下令全军休整。

休整期间的重要工作,自然是摸清鞑子的第二道防线部署。

这个并不难,因为鞑子的战略要地就那么几个,只要去摸一下就知道了,并且秦书淮还有白莲教,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情报送来。

休整七天以后,鞑子的第二道防线也基本摸清了。

那是以沈阳门户阿什牛录、沈阳西面重镇开城、以及阿什牛录以东60里外的黄泥洼堡为主要据点的第二道防线。

如果皇太极没有孤注一掷,那么应该会留至少两三万禁军在沈阳城附近,这么算下来在第二道防线上他可能只有七万左右的兵力。

当然,他还有很多厮卒,不过这些厮卒可以忽略不计,一方面是鞑子铁器奇缺,这些厮卒很多可能连兵器都没有,另一方面这些厮卒根本没怎么训练,而且汉人占了很大比例,你指望他们去打明军?简直搞笑。

确定以后,秦书淮考虑北伐军也只剩下十一万了,这次没有兵分三路,而是先分了两路。

一路由赵率教领兵五万,李定国为副帅,攻打沈阳城西面的开城,截断皇太极难逃的路线。

另一路六万大军则由秦书淮率领,直接攻打沈阳门户阿什牛录,逼鞑子派重兵与明军在这里硬杠一把——阿什牛录一旦丢掉,再往前就一马平川,直到沈阳都没有一个大城可守,所以这里的战略地位就相当于大明的山海关,鞑子不可能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