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宁既然在笑,但那笑容并不到眼底。这位同窗也是会看眼色的,知道杜锦宁说的不管是托辞还是实话,他都不会把自己的姐姐许给自己。
他只得垂头丧气地拱了拱,干笑道:“那就不叨扰杜师弟了。”
杜方苓的亲事一经传出,陈氏所受到的骚扰唯有比杜锦宁更多。杜锦宁中午回家的时候,正好碰见陈氏把两拔媒人送走。
见得杜锦宁来,她忍不住抱怨道:“这些人可真是,看到咱们把你三姐许给鲁小北,就以为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有资格来向你四姐求亲了。这不,刚送走的两个,家无恒产不说,还一大家子懒人。这是指着你四姐嫁过去,拿嫁妆养他们那一家子呢。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他家那小子要长相没长相,要能耐没能耐,凭什么我们就该看上他?不答应亲事,他老娘还耷拉着脸指桑骂槐呢。”
“这世上总有许多人自以为自己最能耐,别人都是傻的,你甭理这些人。”杜锦宁安抚母亲,“也就这阵子。见咱们拒绝得坚决,过阵子也就没人来自讨没趣了。”
不管杜锦宁对杜辰生和牛氏有多不待见,杜方苓订亲,总得告之他们一声的。她便托了章鸿文回去的时候跟章光义说一声,让章光义见到杜寅生和杜辰生告诉他们。
章鸿文的老娘的听儿子这话,就忍不住埋怨章光义:“看看,他们这又许的是什么好亲?我说了让你托人去杜家说说媒,你总说咱们家配不上杜家小三房,死活不肯去。现在看看,那苓姐儿许的这是什么人家?咱们家好歹比那家人强吧?咱家文哥儿,更是比那姓鲁的小子强百倍。”
当初杜方菲出嫁,她随着章光义去喝喜酒,看到那么丰厚的嫁妆就动了心思,想把杜方苓娶回来给章鸿文做媳妇。现如今看到杜方苓许了这么一户人家,她自然后悔不迭。
那个比较有勇气的同窗问道:“可是,我们也不差呀,我们人品什么的也没比那鲁什么差,家境前程却比他强了不止一倍。你怎么的……前一阵王通去提亲,你们家还不同意呢。王通难道不比那鲁什么……”
“鲁小北。”杜锦宁好心提醒他。
同窗可不管鲁小北叫什么名字,一挥手:“岂不比他强?再不济,还有我们呢。”他指了指自己和另一个同窗,“如果你们家愿意,我马上叫我娘去提亲。”说着,他希翼地盯着杜锦宁,还悄悄伸出脚,踢了那个同窗一脚。
另一个同窗本没勇气说这些的。此时很多话都被好友说出来了,他自然不好太怂,忙附和道:“对对,这不是才口头相约,还没订亲、八字都还没合吗?你们找个借口回绝那鲁小北就是了,就说八字不合。我们两个你看谁好,都任你挑。”
“……”杜锦宁一头黑线。
还看好谁,一个她都没看好好吗?
这些同窗,她也不是没考虑过。毕竟给杜方菲选了个许成源。许成源虽家境贫寒,但他好歹是个读书人,而且念书的资质不错。以后即便考不上进士,中个举人应该还是可以的。读书人在这时代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杜方菲水涨船高,走出去也会被人唤一声“夫人”“太太”,受人尊敬。
给杜方苓选的夫婿在社会地位上相差太远,不说别人怎么看,便是杜方苓自己都觉得母亲和弟弟(呃,好吧,是妹妹)对她不好。
可说实在的,这书院里的同窗,除了齐慕远外,便是关嘉泽和章鸿文都不在她的考虑之列。
关嘉泽家世好环境优渥,便有官二代和富二代的一些毛病,比如年纪这么大了还不怎么懂事,也不怎么知道上进。要不是关乐和压着他学习,他也不想给四叔在书院里丢脸,他成绩肯定没这么好。至于谋生手段什么的,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家有钱,并不需要他赚钱,他也没这样的念头。如果家境一直这样好倒没什么;可一旦家道中落,这样的人能不能挑起家庭重担,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