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宁惊呆了。
她这么个注意收集各种信息的人,哪有不知道杨云涛是谁的?那是桂省的现任知府啊,去年才来府城任职的。
听齐伯昆这意思,杨云涛不光跟他关系匪浅,还是他晚辈一般的存在?那她这靠山,岂不是老牛逼了?
虽说通判有监督知府、直达天听的权利,但他终是知府的下属,是在知府手下混日子的。只要知府不贪赃枉法、循私舞弊,通判这权利就形同虚设。可知府想给通判小鞋穿,那是分分钟的事。官场中能使的手段,不要太多哦。
杜家用曾家来压她,她却依仗着齐家用知府来压曾家?嘿嘿,想想就带感。
“多谢齐爷爷。”她深深作了一揖。
“不必客气,我拿你当孙子一样对待,你可别跟齐爷爷见外。”齐伯昆摆手道。
他倒很想认杜锦宁为干孙子呢,但想想关乐和的态度,他还是作了罢。
关家想保持中立,他要是背着关乐和把他心爱的弟子拉下水,让杜锦宁卷入政治的争斗中去,关乐和不得把他恨死?
另外,杜锦宁的志向也让他把这份心思给压了下去。
这孩子一片赤诚,那就让他一直保持中立,在仕途上走得更顺一点吧。有必要的时候,他和他这个势力,可以给这孩子一份助力。
当然,前提是这孩子一直能保持他的这份赤诚之心,不走歪路。
“齐爷爷,那现在我该怎么办?曾少爷还要外面等着。”杜锦宁问道。
齐伯昆摸了摸下巴想了想:“你先回去吧。一会儿我过去。你那园子建好后我还没去逛过呢。你袁先生更是对那园子好奇不已。他要是看中了,你接下来就有事做了,他肯定得叫你帮他造一座。”
杜锦宁便看向袁修竹:“袁先生想要,弟子自然服其劳,尽心尽力。不过先说好,我这园子还没建好,您看了不喜欢,可不许批评。”
袁修竹笑道:“只要你让那些厨子做几道好菜上来,我就不说你这园子不好了。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么。”
“这个容易。”杜锦宁笑着应承道。
齐伯昆闻言,笑道:“正好,一会儿杨云涛拿了梨花酿,好酒配好菜,今晚有口福了。”
“如没有什么吩咐,我这就过去了。”杜锦宁估摸着也晾得曾钰差不多了,便提出告辞。
“嗯,去吧。别怕,一切有我。”
“是,齐爷爷。”杜锦宁心领神会,“我一定让他们知道他们曾家在府城还不能一手遮天。”
“是,祖父。”曾钰却以为杜哲彦是临阵退脱,朝杜哲彦翻了个白眼,出了门选了几个嘴巴厉害最能吵架的,径直往杜锦宁家去。
此时已是下午时分了。杜锦宁并不在家,而是在齐家培训厨子。曾钰这一去,就扑了个空,连杜家门都没得进,门房朱老头儿直接告诉他:“我家少爷不在家,在齐府。”
身为官二代,曾钰可以不会读书,可以不会赚钱,但脑子和眼力界却不能少。这时代讲究连坐,只要家里有人做官,长辈们都会教育子女,哪些人能惹,哪些人不能惹,以免儿女在外面惹了不该惹的人,为家中长辈招祸。
此时一听杜锦宁在齐府,曾钰就怂了。他可不敢冲进齐府去教训杜锦宁。
可就这么回去吧,杜家祖孙还在那里等着呢。要是他这么灰溜溜夹着尾巴回去,连个致仕官员的府宅都不敢进,肯定要被杜家祖孙在心里笑话。
他踟蹰良久,一咬牙,对下人道:“你去跟杜家守门那老头儿说一声,就说我曾家少爷到访,叫他家少爷赶紧回家。”
下人赶紧去说了。
朱老头儿见状,也不敢怠慢。生怕一同看门传话的十岁孙子说不清楚,他叮嘱孙子看着门,自己一溜烟跑到齐府,在厨房里找到杜锦宁,把外面的事说了。
末了他道:“少爷,我看那曾家少爷气势汹汹,怕是来找麻烦的。我听说曾家老太爷跟杜家老太爷相交莫逆,没准这曾少爷是来帮杜家出头的。他家大老爷是府衙的通判,您得小心应对。”
杜锦宁听了这话,只觉得姚书棋给她买的几房下真真是不错。
要知道她多羡慕沈老头儿那样的门房呢,不光知道如何接待客人,还能帮着主人打听各路小道消息,主人不在的时候还能帮主人跟街坊邻居走礼交际。可她也知道这样的门房,没有几代官宦是培养不出来的。
没想到她竟然捡到宝,这朱老头竟然一点也不比沈老头儿差。
她正要说话,门外忽然走进来两个人,为首的那个问道:“小宁儿,怎么回事?什么找麻烦?”
杜锦宁看清楚来人,惊喜地叫了起来:“齐爷爷,袁先生,你们怎么来了?”
前几日他们上府城来的时候,齐伯昆因为府城没玩伴,还不愿意上来呢。没想到只隔了三四日,他和袁修竹竟然上府城来了。
齐慕远听得下人通报,也赶了过来。
“哈哈。”说起这个,齐伯昆就开心,“你袁先生被我说动,准备到府学里来做先生了。”
“真的?”杜锦宁越发惊喜。
齐慕远也很高兴。
他知道祖父放心不下他,又舍不得袁修竹这个老伙伴。他要在府学念书,齐伯昆少不得府城、县城两边跑。
齐伯昆终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么车马劳顿的,他就担心祖父吃不消。
现在好了,袁先生上府城来了,自家祖父可以安心在府城呆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