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我又有个主意

那位心有些大的同窗这才恍然,不过就更不理解了:“这不很正常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见到一个比自己强的就这样,那咱们这样的还要不要活了?”

“你能跟天之骄子比吗?他们那种人一生下来就被人抬得高高的,一路顺风顺水,半点挫折都没受过。咱们这种糙养着长大的,别的能耐没有,最经得起摔打。”

“哈哈,你说的对。走,回去回去,有这闲功夫不如多看几页书,争取早日考上举人。”

且说祁思煜不愿意留在府学里看这些人的嘴脸,也不想回家去被祖父训,直接上了街,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

杜哲彦跟在他身后,一句话都不敢说。

因为他知道,苍白的安慰是最没用的,除非他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否则喋喋不休的无用之言只会让祁思煜更烦躁。

他看着街上一个个店铺,忽然拉住了祁思煜的胳膊:“祁师兄,我有好办法了。”

祁思煜知道他向来鬼主意多,闻言精神好了一些,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杜哲彦道:“你也知道,因为博悦茶馆的生意比较火爆,所以我开了两家茶馆,请了人来写武侠类的话本。”

这件事祁思煜当然知道。

杜家大房与二房这些年一直在明争暗斗,杜哲彦这人脑子还算活,趁着他父亲去兴宁县做主簿、二房在杜家话语权比较高的时候,偷偷挪了一点钱出来,放在他母亲名下开了这么两家茶馆。茶馆开业时还请他去坐过,便是写话本的那两个秀才也是他给介绍的。

所以他有些耐烦地道:“你想说什么?”

“本来不过是一家茶馆,我也不大在意,都是让管事去打理的。谁知昨日我家管家告诉我,他在杜锦宁家看到博悦茶馆以前的那个掌柜了。他派人去观察了好几天,发现那个掌柜现在在杜锦宁家做管家,而博悦茶馆现在来了个新掌柜。你说这事奇不奇怪?”

祁思煜停住了脚步,想了想,转脸问杜哲彦:“你的意思是,那家博悦茶馆是杜锦宁开的?”

杜哲彦点点头:“即便不是他开的,跟他也脱离不了关系。我正派人去衙门里查呢,打算查出结果来再告诉你。”

“那还等什么?现在咱们就去衙门。”祁思煜一挥手。

因王常致和吴勤是坐在末席的,所以前面几位先生是否画圈,写了什么评语,他们都能看到。

也不知是给祁元道和府学面子,还是祁思煜那首诗真的写得好,前面所有的人都给他的稿子画了圈。可除了他得了全圈,目前还有杜锦宁和齐慕远也都得了全圈。不同的是,杜锦宁那张稿子上,每个先生都写了评论,以至于稿子的空白之处,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这跟祁思煜那只有寥寥几个评论差别就大了。

再考虑到杜锦宁是比祁思煜早交卷的,今天诗会的第一名是谁,即便还没有完全把学子们的诗稿审阅完,王常致和吴勤也知道了。

凭着良心说,他们也觉得杜锦宁的那首诗好。

那么,要不要在他的稿子上写评语呢?

这些诗稿,在诗会结束后是会张贴到礼堂外面的墙上,让府学所有学子来学习与欣赏的。如果前面的教授与先生都对这诗大大夸赞,他们这两个举人先生却一语不发;祁思煜那张稿子上他们的表现却截然相反,猛夸祁思煜写得好。

全府学的师生又不是没有眼睛,更不缺乏判断力,杜锦宁和祁思煜的诗孰高孰低,大家都能看出。

他们这样做,岂不是向全府学的师生表明,他们想巴结祁家?作为一个读书人,府学的先生,表现得太过附炎趋势,他们还要不要脸,以后还有没有脸坐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

王常致年纪大,做事老成。他拿着杜锦宁那张稿子思忖良久,还是在上面写了一句评语;而在祁思煜那张稿子上写的评语比杜锦宁这一张稍微好些,但相差并不大。

吴勤见状,自然也有样学样,写上了差不多的评语。

这边唐昭可不知道坐在最末端的王常致和吴勤的纠结。他见齐慕远的诗写得也极好,面有得色地将其递到了陆九渊手上。

唉,杜锦宁和齐慕远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难怪院试的时候能考到第一、第二名。幸好自己听了赵大人的话,亲自去把他们请进了府学。要是让他们去了南麓书院,估计自己这个教授也做到头了。

要是以前还罢了,可现在不是陆九渊来了吗?要是陆九渊以后就呆在这里不走了,赵良还舍得让他只做这个先生吗?那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把他这个无能的教授换下,给陆九渊让位的。自己跟陆九渊相比,除了占个先机把这个位置占了,其他什么都比不了啊。

他看了陆九渊一眼,暗暗下定决心要做得更好,让赵良找不到借口把他换下去。

很快香就燃到下端了,看着香的斋夫发出警示,学子们纷纷把自己的诗稿交了上来。

因学子不多,台上的人都是阅卷经验很丰富的,诗词的字数也不多,批阅一张稿子费不了多少时间,没一会儿的功夫,稿子就审阅完了,而斋夫也将结果统计了出来,递到了唐昭手上。

“本次诗会,第一名:杜锦宁;第二名:祁思煜;第三名:齐慕远。”

听到唐昭宣读的名次,下面的学子都纷纷看向了杜锦宁和齐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