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免职

京城府尹是他的心腹,此人断案能力十分了得,为人刚直不阿,从不徇私,所以赵晤才把京城交到他手上。

此案既有了京城府尹的判词,他都不用再传人来问了。

他当即道:“礼部尚书关正祥宠妾灭妻,罢官免职;其妾氏因涉及雇凶谋杀正妻,斩立决。”

在刘御史上折子时,关正祥就一头雾水,他还心存侥幸,以为这次又会像上两次一样,皇上只会私下调解,不会对他做出惩罚。这毕竟是他的后宅家务事,他既不徇私舞弊,又不违犯大宋律例,皇上最多不过是训斥他几句,让他在其他大臣面前没脸。所以他并不如何惧怕。

没想到就听到皇上这样的处罚。

他吓得腿都软了,差点软倒在地:“皇、皇上……”

赵晤一挥手,便有殿中侍卫上前,将关正祥架了出去,扔出宫门。

关正祥既被免职,就是白身一名,没资格再进皇宫。

他失魂落魄地上了马车,忽然想起自己落得这样的下场,都是黄氏那贱人自作主张,派人去杀孔氏,他恨恨吩咐车夫:“回家。”

回到孔府,他还没进门,就有下人急急迎上来,道:“老爷老爷,您快去救救黄姨娘吧。您今早上一走,京城府尹就派了人来,把黄姨娘抓走了,至今没有消息。”

关正祥一听这话,顿时脸色煞白,整个人木在了那里。

皇上下令杀人,他又怎么有这本事把黄姨娘从铡刀下救出来呢?以前他还是礼部尚书都办不到;此时官职已免,就更做不到了。

怒气早已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痛彻心扉。毕竟两人青梅竹马,更是做了二十几年的夫妻。

“拿纸来,我要给孔氏写休书。”恍惚间,他听到自己咬牙切齿地这样吩咐下人。

她长叹一口气:“这也是我当初不愿意给你妹妹订亲世家子、而想要找一户人口简单之人结亲的缘故。要是你妹妹能跟杜锦宁订亲,你我哪儿还有这样的担忧?杜锦宁一介农家子,却能一眼看透你我都看不透的政局,可见是个了不得的人。你妹妹嫁了他,以后是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听了关嘉泽回家告诉她的杜锦宁的那番分析,她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内心深处已觉得杜锦宁以后的成就会远远在关嘉泽之上了。想想杜锦宁现在跟他那什么都没有的表妹订亲,她就后悔当初没有多坚持。她当初看低了杜锦宁,没有把这件事重视起来,以至于现在只能担忧着自家女儿的婚事,一面眼睁睁地看着杜锦宁娶别人。

“爹被降职后,如果郑家有不好的反应,咱们就帮妹妹退亲吧。总不能眼看着前面是个火炕,还让妹妹往里跳。”关嘉泽坚决地道。

孔氏点了点头。

“娘您将我留下,是有何话要说?”关嘉泽问道。

孔氏凝视着自己的儿子,缓缓开口:“明日,刘御史就会再次弹劾你爹,我现在再问你一次,你可有后悔?”

父子天性,血脉之亲,她生怕以后儿子为此而怨恨她。在孔氏心里,一双儿女比她的命还重要,她宁愿慢慢收拾关正祥,也不愿意让儿子对自己心生怨怼,母子之间产生隔阂。

关嘉泽摇摇头:“不后悔。”

如果父亲与母亲之中只能选一个,他当然是选至亲至爱的母亲。

这个问题,那晚杜锦宁已经让他抉择过一次了。现在再问一次,他依然是同样的答案。

那个男人从未把他放在心上,眼里完全没有他这个儿子,他又何必为他着想,让母亲伤心呢?

孔氏欣慰地笑了,点头道:“那便好。”

她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行了,天时不早,明儿一早你还要去上学,早些回去歇着吧。”

……

《唐六典》有云:“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宋承唐制。所以关乐和自升了职后,每日都要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