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月没走多久就遇上了一个婆子。还没等婆子反应过来,她就十分高兴地迎上去,问路道:“老婆婆,杜锦宁的院子怎么走?”
婆子一呆,不由朝四周扫视了一眼。
她难道不是在杜家的宅子里,而是在外在的大路上?为什么这个穿着男装的陌生姑娘问路会问得这么自然?
不对啊,这明明是杜宅。
她的眼神顿时凌厉起来,对赵明月厉声道:“你是谁?为什么会在杜家?”说着就想喊人。
“别别,别喊人。”赵明月连忙摆手,“我是宫里出来的,找你家少爷有急事,你快带我去见他。”
“宫里?”婆子犹豫起来。
自家少爷就在皇宫里上班,她是知道的。如果宫里的人找来,她还真不能不帮着带路。
她瞧了瞧赵明月的样子,见她长得十分漂亮,言行举止似乎也挺大方,完全不像个贼眉鼠眼的贼人。
想了想,她道:“那好吧,我带你去。”
说着,她朝四周看了看,看到远处一个男仆,连忙叫他道:“小四,你过来。”
待那个叫小四的小厮跑过来,她道;“走,跟我一起送这位姑娘去少爷那里。”
隐藏在后面的张松涛点了点头。
这婆子至少还没傻,知道叫小厮一起送。一旦这位姑娘有什么对少爷不利的地方,好歹还有个男的能治住她。
三人一起到了杜锦宁院子,婆子对小四使了个眼色,让他看住赵明月,自己则拍响了杜锦宁的院门。
担心赵明月做出什么蠢事来,郑太后的动作确实很快,但还有人动作比她还快。
赵明月原先在郑太后不许她出宫的情况下仍能跑出去四处溜达,可见她还是很有能耐的。
她的能耐就在于用药。
在危机四伏、你死我活的宫里生活,手头要是没点毒药、迷药,都不好意思在宫里混。赵明月作为宫斗胜利者郑贵妃的女儿,这方面的能耐自然不能弱了。
她倒不是自己能制药,而是身边有一个辨别药物和制药十分厉害的嬷嬷。
因此她被郑太后的宫人押送回寝宫之后,便直接放了一把迷药,把不管太后还是自已身边的宫人全都放翻了,自己换了一身小太监的衣服,拿了个出宫的令牌就溜了出去,直奔杜锦宁家里。
此时,杜锦宁正在收拾行装准备上任呢。
这时候的两浙西路,大致的位置就是后世的江苏省。她要到那里的镇江府的府城润州做同知,相当于后世的省府所在市的副市长。而且这种位置无定员,增加一个并不需要把原先的那些官员给撤掉一个。杜锦宁过去,别的都不需要管,只需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农业研究即可。
这非常合杜锦宁的心意。
其实赵晤本来想给她安排在离京城最近的地方的,这样他没事的时候还可以派人去看看杜锦宁的研究成果。
但京城附近的农田,百分之八十都由京城各大世家占有,杜锦宁在那里做农业研究,一举一动都在世家的眼皮子底下,完了做出来的成果还是为世家做嫁衣。
这是赵晤和杜锦宁都不能容忍的。
而两浙西路镇江府这个地方,原是二皇子某个心腹的老家,这里的农田八九成都被这个世家所把持。赵晤登基后把二皇子的这个心腹斩首抄家,其家族名下的农田全部收归朝庭所有,剩下的其他零用农田则在各小地方的手中。所以整个州现在没有世家把持,十分便宜杜锦宁操作。
这个地方原就是鱼米之乡,位于苏南,水稻可一年两熟,是比较理想的实验之地。虽说离京城有三四百公里,但快马加鞭的话一天也能赶回京城,距离京城相对而言并不算太远。
不过官员无故不能离任,杜锦宁打算在那里呆两年的时间,自然要把家里的东西都打包带走。
齐慕远从翰林院出来后没有立即去大理寺上任,请了几天假,帮着杜锦宁收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