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规矩

钟典史本想不理会青木,但被他抓得牢牢的,走不掉,只得转过头来朝杜锦宁道:“杜大人,此时衙门里都忙,没有人手来给杜大人收拾屋子,要不大人您凑合着用一天,等明日大家闲了再帮你收拾?”

满府的衙役,却说没人可用,简直就是个笑话。而且,这个明日必定复明日,杜锦宁要等着他们来收拾,估计得一年之后。

杜锦宁看都没看他一眼,吩咐青木:“青木你回府里一趟,叫两个小厮过来,帮我收拾屋子。”说着又道,“看看屋里的桌子板凳是否能用,如果不行,你从家里搬点东西过来。”

青木这才放开钟典史。

钟典史如蒙大赦,快步离开。

“少爷您……”青木看向杜锦宁。要是他回府,把杜锦宁一个人留在这里,这儿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他实在是替自家少爷感到憋屈。

“无妨,我去工房坐一坐,你快去快回。”杜锦宁说着,转身去了工房。

工房主管农田水利等事宜,杜锦宁现在是管农事的,工房便是她的下属部门。虽说整个州衙都在欺负杜锦宁,但青木相信,工房的胥吏们还是不敢明着为难少爷的。

他进衙房里看了看,看到里面的桌椅确实不能用,这才转身回了杜府。

而杜锦宁进到工房,果然,就算昨日给杜锦宁碰个大钉子的余怀谷都不敢为难她,只是冷待而已。

杜锦宁还真不怕冷待。她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便闭目养神。那张椅子的主人从茅房回来,看到自己的椅子被坐了,也不敢作声,默默地另找个小杌子来坐。

待青木领着小厮搬着家具回来,将衙房的卫生搞好,再将家具安置了,杜锦宁这才磨墨写了一张条子,让一个小厮去送给曹鸿寿,说明自己去巡查农田了。自己不等小厮回来,就直接出了衙门,乘车去了庄子。

曹鸿寿此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掌控欲极强。他原先做知县,后来做知州,虽官运不算亨通,升迁不快,但一直做着主官。他从不允许属下的官员忤逆他,不把他放在眼里。只要不听话的,他就会以各种手段收拾,或逼着人离开。

此时他心里存有疑惑,对杜锦宁有了忌惮,但事情已逼到这份上,双方就差撕破脸了,他自然不可能就此放过杜锦宁,与她和平相处,否则,他以后就难以服众,汪玉贵等人就要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他抬起手,止住汪玉贵即将出口的话,然后朝外面喊了一声:“钟典史。”

一个长着山羊胡子的矮小男子快步走了过来,拱手行礼:“曹大人,有何吩咐?”

这典史与典吏不同。典吏是六房胥吏,不属于朝庭官员;而典史却是知州的佐杂官,虽不入流,却也算是朝庭官员。因是知州的副手,管的事情十分驳杂。

曹鸿寿吩咐道:“你领杜大人到东边的那间屋子,衙门里一任用品按规矩分发给他。”

说完,他转头对杜锦宁道:“杜大人,你也在翰林院里任过职,想来衙门里点卯的时间你是清楚的,我就不多说了,只希望你按时来衙门,万不可迟到早退。”

担心杜锦宁那毒嘴又要喷他一通,他不待杜锦宁说话,就解释道:“因很快春耕,前两日我们是下到各村去看看情况,才不在衙门。平时都在按时点卯的。杜大人也应如此。就算有公事要办,也需得经过我同意方可离开衙门,不得擅自作主。”

照理说,身为官员,按时点卯是必须要遵守的规矩。

但杜锦宁这种情况,不可能每天跑到衙门里来坐着。如果要过这样的日子,她当初就不会离开翰林院了。

不过她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然后静静地看着曹鸿寿,想知道他还有什么后招。

不就想把她绑在衙门里,不让她去田里做事吗?然后农业上的事没办法管,或是管不好,如此一来她就没办法出政绩了。

但你上官让你点卯你不点吗?不能,这是朝庭的规矩;对上官的安排你敢说不满吗?也不能。身为下官,必须听上官的调遣与命令,否则,何以正尊卑?

这个曹鸿寿确实有两把刷子,只规矩两个字,就能把她压得死死的。只是,他错估了杜锦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