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理由有二

最后一句话,就是给赵晤台阶下了。

赵晤堂堂一个帝王,就算经过杜杜锦宁劝说,知道绝不能纳她入宫了,他也不能就这样答应下来。否则,不是承认自己害怕流言蜚语,又承认自己连女人都掌控不住,后宫被杜锦宁搅得鸡犬不宁么?他需要一个台阶下。

果然,赵晤立刻顺着梯子爬了下去。

他微微颔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齐公为朝庭殚精竭虑,忠心耿耿;齐慕远亦是朕的得力臣下;锦宁你更是为大宋研究出了高产水稻,功不可没。你既跟齐慕远两情相悦,朕即便心有不舍,又怎么能自私地将你纳入宫中,让你们心生遗憾呢。罢了,就当刚才的话我未曾提过,你也无需将此话说予齐家人听,以免他们心生龃龉。”

“是,皇上。”杜锦宁又行了一礼,一颗心放了下来。

吴公公也长长地吐了口气。

他上前一步,道:“皇上,杜……杜锦宁刚才虽句句自贬,但其实字字为大宋江山着想。她对大宋和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鉴。这样的忠心不嘉奖赏赐难示公允。她既不能再做官,又不愿意入宫为妃,不如让太后娘娘认她为义女,皇上认为义妹,赐予她公主名号,并赐婚于齐慕远。皇上意下如何?”

这也是老狐狸了,把赵晤纳杜锦宁入宫说成是对杜锦宁的嘉奖赏赐。在杜锦宁不愿意的情况下,又把赵晤跟齐伯昆的交易当成人情送给杜锦宁。如果杜锦宁不知内情的话,此时定然被感动得痛哭流涕,发誓要为赵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晤闻言大悦,当即抚掌道:“甚好。”

他站了起来,对杜锦宁道:“明日大殿之上,朕给你与大长公主之孙女赐婚这时,你自承自己是女子便好。之后的事,朕会给你安排妥当。一切有朕,切勿忧心。”

“多谢皇上。”杜锦宁满脸感激。

杜锦宁的眼睛很漂亮,黑白分明,两眸如同白水银里养了两颗黑珍珠,熠熠生辉,似乎不知不觉就能慑住人的眼。这阵子她瘦了不少,眼睛愈发显得又大又亮。这会子她瞪着大眼睛望过来,显得格外的灵动与纯净。

赵晤的心忽然被什么撞了一下,一下子陷进了她的眼眸里。

吴公公隐在灯阴里似乎没有存在感,但他一直注意着赵晤和杜锦宁的动向。先前赵晤的神情温柔,语气也暧昧,他倒没什么感觉,因为赵晤在对待他后宫的那些妃嫔时,如有必要,他也会如此说话。

可这会子赵晤眼里的动情与痴迷却是他从未看见过的。吴公公莫名有些心慌。身为帝王,一旦动了情,尤其是对像杜锦宁这样的女人动了情,很有可能给整个国家带来灾难。

他嘴唇嚅动了一下,想要出言唤醒赵晤,就见杜锦宁表情一正,垂下眼睑,敛去了眸子里的灵光,又变成了平常那个睿智冷静的杜大人。

只见她跪直了身体,端端正正地朝赵晤行了一个大礼:“锦宁多谢皇上赏识。能得皇上如此肯定,是锦宁之荣耀。”

她抬起眼,目光清正肃穆,似乎正身处商议国家大事的朝堂之上,表情极其严肃认真:“锦宁之所以这么说,因为锦宁知道,皇上说这句话,并不涉及男女之情,只是赏识锦宁,是对锦宁的肯定。”

赵晤知道,如果说原先并没有涉及男女之情,但就在刚刚,他真的对杜锦宁动心了。

他张开嘴,想解释一句,却不想杜锦宁根本没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道:“但锦宁以一颗诚挚的忠心告诫皇上,万万不可再说让锦宁入宫为妃的话,这于国不利,有碍皇上的万代基业。”

赵晤即将出口的话就卡在了喉咙里。站在灯影处的吴公公则震惊地张大了嘴巴,完全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是从杜锦宁嘴里说出来的。

哪有人会对君王说自己是红颜祸水,于国不利的?这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就见杜锦宁继续道:“锦宁有此一言,理由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