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反应

因此,不说他们嘴里不承认,脑子里就下意识地直接否定这个想法。

“与其说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不如说是因为她手里握着丹书铁券,才敢大胆承认自己是个女子。否则,她就是抗旨不遵拒绝赐婚,皇上也不会拿她怎么样。高产水稻的问题还得靠她去解决呢。”

“对对对,绝对是这样。”大家都觉得这就是真相,毕竟太有道理了啊。

提起高产水稻,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杜锦宁是女子,她自然不能当官了。那这高产水稻怎么办啊?”

“怎么办?让她继续研究呗。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就算她已不是朝庭官员了,皇上也不允许她推辞不干吧。”

“可这样的话,让工部那些老家伙的脸往哪儿搁哟。”

屋子里又是一片安静,旋即大家都笑了起来。

六部有时候为了抢资源,关系并不是那么友好,各自给对方挖坑都是常事。看到对方吃瘪,自然十分高兴。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任谁都不高兴吧?听说杜锦宁为了这高产水稻,没日没夜地呆在田地里。以前还好,做好了能升官。可现在……”说话的人摇了摇头。

虽说可以赏钱。但朝庭赏钱又能赏多少?百来两金子再加些绫罗绸缎、金银瓷器,已是最顶级的封赏,而且金银瓷器因是赏赐之物,是不能买卖或转赠的。

再说,有钱有什么用?没有相任的权利做保护,越多钱就越容易被人算计。

“她跟我闺女一样大呢,还没找婆家。就这么让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呆在田地里,唉……”一个疼闺女的官员叹道。

大家这才想起杜锦宁是个女子,还是个小姑娘。朝庭这样白使唤人家,似乎真的不好。

“这些,皇上应该会有考量的吧?”

“也许吧。”

此时,其他衙门也在议论此事。大家说的话,跟刑部的官员大同小异,除了工部之外。

“这怎么可能?”虽然有人已半信半疑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不相信。

此时又有人走了进来,满脸惊叹地嚷嚷道:“天哪天哪,简直不敢相信,杜锦宁竟然是个女子。”

“怎么又是这话?你打哪儿听来的?”不相信的那些同僚嗤之以鼻,“别以讹传讹,人云亦云。”

“吏部齐尚书说的。”那人根本没注意到同僚的表情,仍为那个消息满脸忡怔,“齐尚书刚从宫里出来,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一听是齐伯昆传出来的,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开始相信这是真话了。

谁不知道齐伯昆是赵晤面前的第一红人呢?如果说宫里有什么消息,第一个知道的肯定非齐伯昆莫属。

而且,齐伯昆性子沉稳,嘴也紧,是从不会乱说话的,更不会拿这个消息来跟大家开玩笑。

要是这话真是齐伯昆说出来的,那么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你是亲耳听齐尚书说的,还是听别人讲的?”老成持重的官员问道。

“我刚才在吏部那边办事,齐尚书走进来,有人看他脸色不对,那表情就跟做梦似的,关心地问他一句,他就说出这样的消息来。”那人道。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有人一脸恍惚的叹道。

“是啊是啊。”大家也是一脸做梦的表情。

“你们还记得没有?杜锦宁可是上一届的状元,而且,还是六元及第。”又有人感慨道。

屋子里顿时一片安静。

大家都想起来了。

可不是怎的?杜锦宁不光读了书,还参加了科举,一路考了上来,六元及第,年仅十五岁就成了鸿庆元年的新科状元。

“她是女子,怎么能参加科举考试呢?”有人喃喃道。

立刻有人反驳:“怎么不可能?搜身又不严。而且你别忘了,她是六元及第,这样的才学,是做不了弊的,搜身的时候对她就宽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