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期许(两章合一)

宝钗心道,下次相见,必要谨守礼仪,不能让人小瞧,也要约束哥哥,莫要冲撞了人家才好。

方若华对黛玉,向来是言出必践,不过几日,又下了一整日的雪,雪积了厚厚半尺。

冬日里落雪,好多寻常百姓都要忧愁,京城世家豪族公子小姐,却多爱此美景。

黛玉和三春姐妹,并薛宝钗,一入幻真观,沿着白玉石阶,穿过水帘,步入暖房,登时如入仙境。

暖房半入水中,七彩琉璃宝光,同雪色相映成辉,外有金色的游鱼十数尾,人置身其中,简直像是漫步东海水晶宫。

探春不觉叹道:“幸而宝玉没来,要是来了,怕是乐不思蜀,不肯回家了。”

方若华让人准备茶水点心,并棋盘和笔墨纸砚,还有画具,只放小姑娘们自在玩闹赏景,自己携了黛玉走到水畔坐下。

一边准备鱼食让黛玉喂鱼玩,一边就向桂荷和夏蕊,问了几句黛玉的饮食起居。

夏蕊就道:“前两日小姐和表少爷怄气,晚上吃不下饭,还吐了一回。”

黛玉脸上登时一红,轻咳了声。

方若华忙给她诊脉,见已经无大碍,这才放心,又笑着戳了戳她的头,“你啊!”

黛玉也有些不好意思:“也没什么,师姐莫要担忧。”

话音落下,沉默片刻,黛玉又道:“我也不知怎么的,忽然就想发脾气。”

桂荷到是鼓起脸,恨恨道:“还不是那一干小人,自从薛姑娘来了,那些小丫头都说我们姑娘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远比不上薛姑娘温柔好相处,都爱去薛姑娘面前奉承,反而闲言碎语地数量起我们家姑娘来!”

黛玉先是沉默,随即又一笑:“何必在意这个,就如师姐所言,我又不是金子做的,总不能让天底下所有人都喜欢。”

方若华叹了口气,眼下的林妹妹虽丧母,可父亲尤在,又疼爱她,时常有书信联络,并不像原著中那般敏感,再者,初入贾府,林家是抬着大笔的金银去的,谁也不敢说林妹妹,一草一纸,用的都是贾家的东西,她带去的银钱,金尊玉贵地养上一百个她,也足够花用了。

林妹妹固然有些敏感多思,但绝不是心胸狭小的姑娘,几个下人说几句闲话,她绝不会放在心上,如今生气,怕更多还为宝玉。

方若华不觉担忧,她本觉得黛玉和宝玉都还小,至少在如今,宝玉还是个孩子,何况最近所见,这孩子天性是一片愚拙偏僻,待所有弟兄姐妹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只是他和黛玉,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自然亲密友爱,关系较别人不同。

但要说如今红楼梦里这一对男女主角,就有什么缠绵情思,未免太过荒谬。

可黛玉的种种反应,真是有些不妙,就算还不明晰,可她对待宝玉,却已经开始有了一点奇妙的独占欲,会因为宝玉待宝钗也好而吃醋了。

方若华一直对干涉黛玉的感情生活,有种很慎重的戒备,她终归还是希望,黛玉将来出嫁,那么所嫁之人,会是她情之所钟,倾心相许之人。

林妹妹这样美好的女孩子,也该有一段美好而纯洁的恋情,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

她一开始甚至没想着强力阻拦黛玉和宝玉的姻缘。

但随着这些日子,同宝玉接触越发地多,她便越来越觉得,宝玉不是林妹妹的良缘。

先不说姑表兄妹,姨表兄妹,都不该结亲,便是顺应世俗,不去管这一层关系,宝玉也不是个好夫婿人选。

方若华读书时并不讨厌宝玉,总觉得以那时的风气,看看贾赦,看看贾琏,再看看那些养小戏子,玩的官员贵胄,看完他们,再来看贾宝玉,立时能觉出贾宝玉的好,也不怪那些出类拔萃的女儿们,似乎都对宝玉情有独钟。

那是姑娘们眼光有限,目之所及,对比之下,可不就显出一个宝玉尊重女孩儿。

固然他的尊重,多是口头上尊重,真遇见事情,他谁也护不住,最多就是为那些女孩儿们伤心流泪,大哭一场。

王夫人与妹子多年未见,再见面二者都是四十余岁的人,王夫人更是儿孙满堂,见面不免细叙别情。

薛姨妈抹了把泪,随着王夫人去贾母所在的正房,才想起姐妹相见竟忘记林姑娘,连忙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说。

“可是多亏了林姑娘,要不然我那个孽障,还不知要惹下什么麻烦来!等会儿我可要好生谢谢林姑娘才是。”

此时黛玉已经见过王夫人,送走幻真观的车马,便站在一边,和王熙凤凑在一处。

她也是知道,王氏姐妹重遇,必有不少话要说,并不上前打扰。

王夫人面上有些异色,还是道:“黛玉这丫头不是外人,妹妹不必客气。”

薛姨妈却还是郑重对黛玉道了谢,又痛骂了薛蟠一顿,显然心中有些气闷自家儿子不上进。

还是王夫人连连劝解:“外甥懂得爱护母妹,又如此孝顺,这是妹妹你的福气。”

薛姨妈这才回转过来笑道:“虽则顽劣,好在还知道疼惜妹妹,哎,我这辈子,只能指望这两个心肝肉。”

说着话,王夫人又转头细看宝钗,见她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端庄温柔,心下喜爱得很。

不多时,薛姨妈就带着宝钗去见了贾母。

贾母看到薛姨妈母女,也十分高兴,一手拢着一个玉儿,笑着问了宝钗几句,都是些读什么书,可有进学,今年多大之类,但凡见亲戚家的小孩儿必问的问题。

薛姨妈也会做人,早早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又准备礼物给宝玉等人。

她还特特专门备了一份厚礼给黛玉,对黛玉比旁人更热情亲近。

贾母便吩咐王熙凤,置备下酒席,给姨奶奶接风,那边家政也见过薛蟠,薛蟠光看外表,身材高大,样貌也好,那是很能拿得出手,再者,如今没有打死人之事,又是自家的子侄,家政对他的印象也很不坏,特意送了文房四宝,。

林黛玉对新来的宝姐姐也颇为好奇,忙和三春姐妹上前与其攀谈,见她出口成章,文采斐然,行为举止也豁达可亲,随分从时,心中也不免有几分敬佩。

薛宝钗细看黛玉,也惊其灵秀,羡其气度,平日里她也自以为出众,同龄的闺秀与她相比,多有不如她之处,现在见黛玉,却不得不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贾宝玉更是高兴,他惯常喜欢和姐姐妹妹们相处,再听说宝姐姐也要在自家住下,乐得不成:“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都是一家子姐妹,住在一起也好亲香亲香!”

却说薛家举家进京,暂住贾府,收拾停当,在梨香院安顿下来,薛母便与姐姐王夫人相叙。

一说,便说起贾家这些女孩儿,薛母认为个个都好,论出挑,黛玉那是头一份儿。

王夫人叹息摇头:“人人都道她好,我却不喜欢,宝玉爱同她玩,终日也不读书习字,就知道胡闹,还是宝钗稳重,略大不了几岁,瞧着就别的女孩儿妥帖。”

说到此,王夫人又重提早说过多次的那事。

“我的宝玉你也见了,自幼含玉而生,将来必能有大造化,宝钗和他是正经的姨表兄妹,若是嫁入门来,我总不能亏待了这孩子。”

薛姨妈听她这般说,这只道宝钗报名应选,且先敷衍过去。

回过头,却把这些话给宝钗说了。

薛家与别家不同,当初薛父在时,就酷爱唯一的女儿宝钗,认为宝钗比儿子要强上十倍,自幼亲自教导其读书,后来父亲去后,宝钗也是颇为留心家计,处处为母亲分忧,薛母通常有什么话,都不瞒着宝钗,因爱女儿,便是这等婚姻大事,更要与宝钗商议。

“你姨母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当真进了宫门,咱们娘俩恐怕再见之日不多,我一想起来,也是心痛如绞。未来贾府之前,我还不觉得,如今看贾家豪富,不愧是国公府邸,你姨母待你也好,若是不成……”

宝钗摇头,虽有几分羞赧,却并不回避,只道:“这等话母亲不要说了。”

薛母想了想,也便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