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两条路】

“没关系的,能在天下娱乐干满五年的人,本来就没多少,很多都是从一开始跟我打江山的,信得过。”夏天摆摆手道,“就算他们不还钱,大不了这二十万港币,就当是我送他们员工贡献奖了。至于银行因此出现的坏账,一律由我来承担,这你不用担心。”

“是,夏先生。”康鸿宾一听,方才松了一口气。不然几亿港币的窟窿,他可没法交代。

“对了,夏先生,您干嘛要对他们那么好呢?其实您平时给他们开足工资,就已经不欠他们什么了。”康鸿宾又好奇地问道。

再造计划要花费七八亿港币。夏天花那么多钱,帮旗下员工转行,让他们自立门户,这在康鸿宾看来,实在是很傻的一件事情。

要知道,他们一旦贷款自立门户,那就不是天下娱乐的人了。那夏天此举,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造成自己的人才流失,真不知他是怎么想得。

夏天听完,笑了笑。

其实他做这一切,倒真没想会得到什么回报,

只不过是情怀作祟而已。

香港电影,曾经伴随他度过一段很美好的时光,给他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那些明星、导演、编剧,那些电影、音乐、画面,都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是他走上影视道路的推动力。

正因为有这种情怀在,所以夏天贵为亿万富豪,还依旧在辛苦拍电影,而不是躺在家里叹世界。

当然,他这种心思一般人可能是不会理解的,所以他也不打算告诉别人听。

“谁让我这人心善嘛。”夏天笑道。

康鸿宾一听,先是一愣,随后钦佩的点了点头。

对于打电话来得所有人,夏天没有隐瞒,向他们确认了这一事实。

香港电影未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是一定的。

它能盛极一时,其实是个奇迹。

要知道,香港不过弹丸之地,只有四五百万人而已。这样的小地方,其实本不该有太发达的文化产业。

是战争,令上百万人涌入香港。金镛、倪眶、梁羽生、邹文淮、邵艺夫……这些人当初都是从大陆而来。随同而来的不只有人才,还有资金。大量的有钱人在往香港逃难时,把他们的资金都带了过来,这造就了香港早期的繁荣。

而之后,台湾、中國大陆、南洋一带,钲治、经济、文化等,相比香港,都处于劣势,这才使得香港的娱乐文化占据优势地位,才能够居高临下,输入这些市场,并影响这些市场。

经济优势会造就文化优势。在八零、九零年代,香港台湾繁荣程度远胜于中國大陆时,大陆电视台的主持人说话都故意学港台腔。

而当时的港台歌星,在内地往往都能受到热捧。像四大天王、小虎队、梅妍芳、蔡秦、许如云等等。

但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内地经济日益繁荣,居民收入水平渐渐赶上或超越港台,大陆的主持人就再没有学港台腔的了。

而港台明星再进大陆发展,就鲜少能够引起轰动了。绝大部分新世代推出的港星,只能在香港一地有些名气而已,在内地根本就是泯然众人矣。这种趋势随着两地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还变得越来越明显。

……

香港娱乐圈要想自救,一就是靠向大陆。能在大陆市场分到一杯蛋糕,对香港娱乐圈而言至关重要。

要知道,前世,进入新世纪后,香港娱乐圈有七成都是靠大陆养活。很多过气的港星都是在内地才能混口饭吃。

比如早期跟周星弛混饭吃的那批人,离开周星弛之后,他们在香港根本混不下去,所以只能借着周星弛带给他们的那点名气,在内地的草台班子里演些烂片。

二是要尽量开拓市场。像前世的南韩,在八零、九零年代,简直就是香港娱乐圈摁在地上摩擦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