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龙突然爆发的攻击波也是迫使波波维奇立刻请求了一个暂停,他不能放任比赛这么一直继续下去。
“所有人听着,对手这段时间的手感很好,我看到了大家在防守端的努力,但很显然,我们所收到的成效并不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
“进攻,没错,就是进攻,我们不仅要在防守端做出努力,还要在进攻端给予回击,我们可以从外线打开局面,这样,接下来我们执行“锤子战术”……”
波波维奇一吹胡子二瞪眼,立刻做出决定,马刺要和猛龙拼进攻。
所以,暂停回来之后,马刺的场上阵容变成了米尔斯、靳峰、盖伊、阿尔德里奇、加索尔,而接下来这段时间,靳峰他们主要执行的战术则就是锤子战术!
锤子战术,为什么叫“锤子”,不知原由,这可能取决于当时设计战术的教练,也许头天他刚刚在家里diy修整过花园的木栅栏。这个战术的根本是强侧(有球一侧)做有球配合时,弱侧(无球侧)也在做掩护,目的正是让持球人在突破篮下后传弱侧底角投三分。
在马刺的众多战术中,这个战术算是经常运用的,也比较简单好懂。
在锤子战术中,执行突破的球员,一般是球队的控卫,或者说是具有持球突破能力的球员,比如在如今的这支马刺中,执行突破的球员可以是帕克,也可以是靳峰或莱昂纳德。弱侧接球投篮的,可以是帕克,也可能是丹尼格林甚至米尔斯,执行弱侧掩护的5号位球员,可能是阿尔德里奇,也可能是加索尔或者洛韦尔涅。在现代篮球概念里,篮球场实际只有3个位置——后卫(1),边锋(2、3),中锋(4、5),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锤子系列1,2、3、4在强侧做交叉掩护后,解放出3,由控卫1将球传给他。
2完成了掩护3的任务后,到弱侧接受中锋5的无球掩护,埋伏在底角。与此同时,3已经突破篮下,必然吸引两人以上的合围,他到篮下后不会有上篮空间,于是沿底线将球分给弱侧底角的2,完成三分投篮。
这是锤子战术1!